笃信圣经长老会宣信堂
  • 主页
  • 关于教会
    • 牧者的话
    • 教会信仰
    • 教会同工
    • 教会领袖
    • 宣信堂历史和展望
  • 讲道信息
    • 早上崇拜
    • 夕阳崇拜
    • 特别聚会 >
      • 受难节前夕礼拜
    • 讲道系列 目录
  • 属灵资源
    • 《以弗所书》课程
    • 《阿摩司书》课程
    • 《教会历史》课程
    • 《认识教会, 活出教会》课程
    • 《基督徒新生命的素质》系列
  • 教会肢体
    • 团契生活 >
      • 少年团契
      • 青年团契
      • 青壮团契
      • 家庭团契
      • 成人团契
      • 尼西团契
    • 华语诗班
    • ​夕阳崇拜 小组 >
      • 喜乐组
      • 和平组
  • 联络我们
    • 聚会详情
    • 兀兰宣道所

《爱》系列​

爱的真谛/ The Essence of Love

2/13/2021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 我爱你有几分?。。。月亮代表我的心。”
这几句歌词或许激发一些弟兄姐妹们追怀往事,甚至可能想起自己在好久以前对心爱的人唱过这首邓丽君的情歌。 这首耳熟能详的歌使用了一种夸张的表达方式来带出爱情的伟大。语言就是这样。 我们往往借着一些夸大之词来带出某种事物的重要性和看法。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章开头话正是如此: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林前 13:1–3)
换句话说, 使徒保罗若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恩赐的传道人, 最善于教导, 最有信心, 最常行善而却没有爱, 这一切在神的眼里都等于零!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使徒保罗为什么要这么说? 其实答案就在这段话的上文。 一间人才济济的教会所面对的试探就是攀比-自己看别人比自己差劲无能。 
我能能讲道。 你能吗? 我能行神迹。 你能吗? 我能医病。 你能吗? 我能说方言。 你能吗? 我能翻译方言。 你能吗? (参林前12:8-11) 
保罗把问题的根本彻彻底底地原形毕露。 倘若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恩赐的基督徒, 最有才干的教会却没有爱, 这不是一间圣灵充满的教会。 难道如此多的恩赐不是圣灵充满的象征吗? 保罗同意这一切都是圣灵所运行、 随己意分给各人的 (林前12:11)。 不过, 保罗担心的却是这间教会追求以上的这些恩赐多过于追求那更大的恩赐, 那最好的恩赐(林前12:31)! 这个恩赐就是爱。一间爱神爱人的教会才是圣灵同在和充满的最重要测试。这也的确是主耶稣自己的教导: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4–35)
我们活在一个多神明, 多宗教, 和多哲学的时代。 唯有基督教讲究一个为了他人的缘故舍己甚至受苦的爱。 因为这是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美好的榜样。 他如何为了祂选民的缘故降卑自己, 苦待自己, 和摆上自己。 这就是他的爱了! 他既然这样爱我们, 我们也要这样相爱! 因为在众多宗教和哲学当中, 只有基督教才宣扬这样的爱。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我们彼此提醒, 让我们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倘若我们积极地追求更多的知识, 更显眼的恩赐却忽略了爱, 那么我们就偏废了基督教那最重要, 最独特, 最必要的恩赐了。[1]
主若许可, 我们在接下来的日子一起认识和追求这个宝贝的恩赐。 不过, 我们至少在今天可以借着以下的这节经文来思想如何地爱我们身边的弟兄姐妹, 丈夫妻子, 孩子, 邻舍, 和同事。  
“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 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一3:16–18)
<—————————————功课——————————————>
我愿意在来临的这周开始立志借着在祷告求主加填我基督耶稣的爱心来爱我身边的                 。 求主赐给我智慧思想如何在以下两方面实际地操练爱人如己的功课。  

爱的对象/ The Objects of Love

2/13/2021

 
爱在基督教信仰极为重要,无法被替代。Love is the greatest thing in Christian religion, and if that is forgotten,nothing can take its place. 
这是担任伦敦威斯敏斯特礼拜堂牧师近30年之久的钟马田牧师(Rev. Martyn Lloyd-Jones)的名言。这句话总结了我们之前的信息, 帮助我们思想如何地听从保罗的劝勉追求那最重要, 最独特的恩赐– 爱。
爱本身就预设了所爱慕的对象。 坦白说, 当我们还没有信主之前, 我们也有爱。 不过, 这样的爱和圣经所教导的爱决然不同 – 动机不同, 对象不同,并且内容也不同。 基督徒爱的动机是因为我们的神先爱我们, 神的爱激励我们去爱。 不但如此, 主耶稣自己也明确地让我们知道我们当爱的对象: 
 “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 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22:37–40)
我在教课的时候常用这样的例子: 在这个世界上, 律法都是负面的, 为要警告我们千万不要触犯一些规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打个比方, 新加坡法院视为不可杀人, 不可贩卖毒品军火等为大法因为相对的刑罚是最严重的。 倘若遵守了这样的律法, 你我可算是一个好公民。 不过, 在神的眼里, 倘若我们不爱尽心爱神, 不爱人如己, 我们是犯了滔天大罪的坏蛋!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这样看来, 对神而言, 我们所爱慕的对象是何等地重要。 不但如此, 这个爱慕的对象由不得我们来选择; 人的本分就是爱神爱人。 可是, 我们这个时代所提倡的爱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爱。 你觉得你想爱谁, 爱什么, 就放胆地去爱。 特别在这个二十一世纪里头, 大家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 但是, 如果我们回到圣经的话, 这不是主的嘱咐。 主耶稣在这个地面上亲自慎重地警告我们必须认定我们当爱的对象:(1)神; (2)人。 在威斯敏斯特东岸的神学院里头有一位教授(Dr. Jack Miller)在每一个学期都会问他的学生们: 
“你们最后一次因着爱主的心做某件事是几时?  When is the last time you did something out of love for God?”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或许我们也可以问一问自己这道问题。 我经常做的事情, 说的话语, 想的东西是否是出于一个敬爱神的心吗? 求主帮助我们审查我们心里的最爱。 主耶稣已经警告了我们– 倘若这个最爱不是神的话, 那么我们必须快快地回转悔改吧! 
唯有校正我们所爱的对象(就是神本身), 我们才能有力量来爱第二个对象: 别人。 今年在不同的团契和小组分享护教学, 学习使徒彼得的教导“作好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 我们为何要学习护教学呢? 不是为了驳倒他人。 也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聪明。 是因为我们爱人如己, 希望那些还没有接受耶稣为个人救主的人可以通过与我们的对话来投靠真神。 因此,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地来总结使徒彼得的教导:
“爱就是最棒的护教家! Love is the best apologist.”
         使徒要求我们为了别人的缘故预备充足, 以一个谦卑虔诚的方式回答他们的问题。 换句话说, 就算我们在维护真理时, 我们仍然不能忘记爱人如己的命令。 神不仅仅要我们爱非信徒, 神也命令我们主内的弟兄姐妹们要彼此相爱: 
 “人若说「我爱 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 神。爱 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 神所受的命令。”(约一4:20–21)
这两节经文的语气非常慎重! 对神而言, 借着我们的言语和行为来爱弟兄姐妹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个责任。 从使徒约翰的角度, 这个世界上没有只爱神却不爱人的基督徒。 这样的信徒只是欺哄自己罢了。 倘若我们真体验神的爱何等地长阔高深, 我们这些新造的人自然而然会开始一个光明荣耀的生命 – 一个爱神爱人的生命。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让我们开始追求这样的生命吧!

爱的内容: 忍耐 /The Content of Love: Patience

2/13/2021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4–7)
         爱是一种感觉。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看待爱的角度。 既然是一种主观的体验, 爱的内容也因此因人而异。 是真的吗? 神是爱的源头。 祂决定了爱的内容。 哥林多前书13:4-7是婚礼的时候常用的经文。 有时我们也会使用这几节经文来形容这对新人之间的爱。 不过, 坦白说, 这几节经文指的是神超然的爱的内容。 我们死在黑暗罪恶之中的时候, 爱是自我为中心的。 我们在基督耶稣里面活过来后, 爱是以神为中心的。 主若许可, 让我们在接下来的日子一一地来思想真爱的内容。 
圣灵感动使徒保罗告诉我们: 真爱的第一个内容就是恒久忍耐。 倘若我们的朋友或亲人常常迟到了一两个小时而我们却没生气恼怒, 或许人看来我们很有耐心。 不过, 圣经的“恒久忍耐”所概括的范围更广。  它也形容人在苦难当中却选择不报复反击的心态。[1] 有另外一位新约学者(Moisés Silva)如此地形容“恒久忍耐”的定义: 被挑衅却不埋怨。[2]因为这样, 有时和合本圣经翻译员选择了“宽容”这两个字来带出忍耐的观念:     
“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同一个“恒久忍耐”的原文形容词)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 (彼后3:9) 
         一些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忍耐的人,所以觉得恒久忍耐是非常难的功课。 我们的主耶稣晓得我们的挣扎因此给了我们忍耐的秘诀。 那就是把我们的恒久忍耐建立在福音的根基上。 怎么说呢? 在马太福音22章里头, 使徒彼得一天就问了主耶稣这样的问题而主如此地回复他:
“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太18:21–22)
         主耶稣回答了彼得后,他立马用了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喻(不饶恕人的恶仆的比喻)来解释以上的道理。 有趣的是, 主耶稣在这个比喻里头引用了“恒久忍耐”的希腊文形容词两回。 请看以下的经文:
“那仆人就俯伏拜他(王),说:『主啊,宽容我(“恒久忍耐我”),将来我都要还清。』”(太18:26)
“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恶仆),说:『宽容我吧(“恒久忍耐我吧”),将来我必还清。』”(太18:29)
         我们可以甚至这么说:主耶稣借着这个比喻为我们总结了恒久忍耐的秘诀– 因着上帝对我们的宽容, 我们应当宽容得罪我们的人。 我们必须牢牢地谨记主对我们这些大罪人的饶恕。[3]既然如此, 我们怎能不恒久忍耐他人呢?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当罪人靠近罪人的时候, 难免会彼此得罪。  当我们的妻子、 丈夫、 孩子、 弟兄姐妹、 亲人、 上司、 同事、和邻居等等因着她们的言语和行为伤害了我们时, 记得快快回到福音 – 回到起初神如何地赦免我们的罪恶因此从神那儿寻求超然的爱, 以这样恒久忍耐, 追求和睦, 乐意宽容别人的爱来回应他们。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神既然这样爱我们, 我们也当彼此相爱(约一4:11)。 我们这些属于主的人只能用神的爱来爱我们身边的人。 这就是我们一生追求的生活方式。 在受难节时, 我们有时会唱伯纳德克勒福(Bernard of Clairvaux)所写的“受难歌。” 马丁路德曾经称赞他说:“如果世界上有最敬虔、最伟大的修道者, 即克勒福之伯纳德是也。[4]”  这位虔诚的基督徒借着这首歌第三段的最后一行把他一生的愿望表达出来, 希望这也是我们的心愿: 
“千万千万莫容我离开主爱偷生。 Lord, let me never, never outlive my love to Thee.

爱的内容: 恩慈 /The Content of Love: Kindness

2/13/2021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你们喜欢垃圾吗? 坦白说, 谁喜欢废物? 如果你有留意过去一两年的新闻, 许多国家头疼的大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地处理垃圾。 坦白说, 最方便的方式的确是把它们送到别的国家, 眼不见心不烦。 在旧约也有这样的例子, 在撒母耳记上5:6–12, 当非利士人把他们的战利品 – 耶和华的约柜搬到亚实突(一座非利士人的大城)时, 全城和四境的人都生了痔疮。 当时的众首领决定把约柜运到迦特(另外一座非利士大城)去。 那城的人大大惊慌,无论大小也都生痔疮。 因此, 这城的人就把约柜送到以革伦(又是一座非利士大城)。 神的手也重重攻击那城,城中的人有因惊慌而死的;未曾死的人都生了痔疮。 合城呼号,声音上达于天。 
圣经和世界的历史让我们认识到当人在没有利益的冲突之下, 为他人着想的事挺平凡的。 感谢神! 不过, 一旦危害到个人的利益,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基督徒却不能如此。 因为如此, 神才慢条斯理地在哥林多前书教导我们如何地爱人如己: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4–7)
上周我们认识了爱的内容之一是恒久忍耐。 从某个角度来说, 忍耐就是不要做一些黑暗的事如同埋怨, 报仇等等。  如果神没有补上“恩慈”这个属性的话, 那么我们基督徒或许会这样想: 
“接下来的日子我离你远远的就好了。倘若你又来找我的麻烦的话, 我就离开教会! 换工作! 搬家!” 
对神而言, 爱不仅仅是忍耐(不要做某些事情), 爱更是有恩慈的 (要做某些事情)。 使徒保罗在罗马书帮助我们明白如何对我们的仇敌恒久忍耐, 恩慈行善。 
“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罗12:19–21)
换句话说, 保罗教导我们不要以为不以恶报恶就是活出神的爱了! 我们也当以善胜恶! 这样看来, 恩慈的意思就是当别人伤害我们的时候, 我们仍然用爱心来做出回应。[1]
那么我们可以如何实际地以恩慈相待呢? 我想建议以下的两件事: (1) 为不可爱的人祷告/ Pray for the unlovable。 我们的主自己在登山宝训如此地命令我们这些天国子民:
“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太5:44) 
当我们来到神的面前为不可爱的人祷告时, 我们应当提醒自己我们曾经也是极其不可爱的人, 神竟然爱惜恩待我们。 我们怎能不善待我们的仇敌呢?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你的仇敌或许是你的先生、 妻子、 孩子、 主内的弟兄姐妹们、 亲人、 邻居、 同事。 开始为他们祷告吧! 求主赐给你那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的爱来善待他们。 我们必定成为世界上的盐和光! 
(2)接待不可爱的人/ Be hospitable to the unlovable。 我们可以这样地来翻译罗马书12:13b的希腊文: 
“要常常寻找接待人的机会。 Constantly pursue hospitality opportunities.”  
这里讲的接待人是接待陌生人。 在当时的罗马社会, 人看待身份不明的陌生人犹如仇敌。[2] 因此在当时的社会, 接待这样的人到自己的家中吃顿饭, 甚至住下来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不过, 我们信了主后, 自己经历了神的儿子如何地来到这个地面上借着在十字架上的舍身流血接待了我们, 使我们再也不渴, 再也不饿!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让我们一起学习活出神那恩慈的爱, 为他人祷告, 开放自己的家庭来接待认识他人。   

爱的内容: 欣赏 /The Content of Love: Appreciation

2/13/2021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4–7)
         之前所学习的功课鼓励我们大家为我们认为不可爱的人祷告, 甚至学习接待他们。 不晓得你在过去的一周是否有开始这样地祷告和计划邀约一些较生疏的人呢? 求主帮助我们在这些方面操练进步。 
很多人觉得开放家庭接待陌生人挺难的。 特别在我们现在这个非常强调个人隐私的社会, 在家里接待外人挑战更大。 有时我们甚至会担心自己炒的家常便饭不合他人的胃口, 蓬门荜户不够体面。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当人来到我们的家中, 最重要的不是吃什么、 看什么而是在那一两个小时的分享鼓励, 彼此认识。 往往借着那段时间的交流, 两人的距离很快地就被拉近了许多。 重在沟通联络, 轻在吃喝玩乐。 那怕是楼下打包的食物, 团契分享仍然可以非常喜乐! 
今天我们要来谈另一个爱的内容就是欣赏(Appreciation)- 负面来说就是“不嫉妒”。 我们一般在什么情况会嫉妒别人呢? 当别人比我们出色成功的时候。 哥林多教会的挑战也是我们众圣徒的挑战。 不能说方言的人嫉妒那些能说的人。 不能讲道的人嫉妒那些能讲的人。[1] 嫉妒反映了我们里头的败坏和罪恶。 因为如此, 使徒保罗才在这段话的上文提醒哥林多教会要合一:
“恩赐原有分别,圣灵却是一位。职事也有分别,主却是一位。功用也有分别, 神却是一位,在众人里面运行一切的事。圣灵显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处。”(林前12:4–7) 
保罗在劝导教会的弟兄姐妹们不要彼此嫉妒, 总要学习彼此欣赏因为所有的恩赐都来自于圣灵完全美好的旨意。 倘若你我因着他人的恩赐能力、 事奉岗位、 属灵生命、 圣经知识、 甚至家道丰富而嫉妒羡慕, 求主赐给我们一个爱神爱人的心, 快快地悔改。 让我们回到神施恩宝座前来寻求祂的力量成为一个为着别人感谢神的门徒。 我们一不小心许可嫉妒在我们里头扩展的话, 我们里面爱的内容也会渐渐地变质、 得罪神。
在2017年1月4号, 海峡时报报导在日本有一位先生已经有20年没和自己的妻子说话, 这么多年的沟通方式只有点头嗯哼。 他们其中一个18岁的孩子非常担心此事所以出于无奈寻求了帮助。 在这个过程, 丈夫才承认自己因着嫉妒妻子对孩子们的关爱心中充满了苦毒和恼怒。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这不是圣爱的内容。 唯有借着祷告才能活出一个彼此欣赏, 不彼此嫉妒的爱。
那么我们可以向主如何地祈求呢? 我们可以把施洗约翰和使徒保罗的这些话语放在我们的祷告当中: 
“我曾说:『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他前面的』,你们自己可以给我作见证。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故此,我这喜乐满足了。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3:28–30)
“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已强。”(腓2:3) 
<—————————————功课——————————————>
我愿意在来临的这周借着以下的祷告开始对付我心中的嫉妒, 求主赐给我那超然的爱来欣赏我身边的人:  
“亲爱的天父, 当我还做罪人的时候, 当我活在黑暗罪恶当中的时候, 神就爱我因为祢把自己的独特的儿子赐给了我, 为我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 为我的盼望使他从死里复活。 主啊! 我是何等的人, 你既然如此地欣赏疼爱我? 父神, 求你使基督耶稣那长阔高深的爱在我里头兴旺。 求主赐下力量是我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 求主帮助我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已强, 活出主爱。 愿神在兴旺, 愿我衰微。 奉主耶稣的名。 阿门。 ”

爱的内容: 肯定 /The Content of Love: Affirmation

2/13/2021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 13:4–7)
         语法学者称某个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只使用过一次的词句为hapaxlegomenon。[1]从圣经的角度, 也有一些类似的词句。 其中之一就是“不自夸 / περπερεύομαι”的希腊文动词。  虽然只在圣经中出现了一次, 在罗马希腊时代, 这是一个挺普遍的动词, 也就是自卖自夸、 死爱面子的意思。[2]  
         我曾经在马来西亚的电视台看到一个丁宁周至的广告。 有四个老太太在一起分享自己的孩子有多么地在学历上, 财务上, 事业上等等出类拔萃。 当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吹牛皮, 放大炮时, 其中一个老太太就默默不语地在旁聆听。 最后, 当她那驾着计程车的儿子来的时候, 她才开开心心地表示:
“你们慢慢聊。 我的儿子来和我一起吃午餐了。”
这位在广告里头的老人家并没有自夸, 却是安安静静地等候孩子, 没有自夸自己的孩子有多么地孝顺。 但是,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时候人借着自夸的方式来提升自己在别人眼中的价值。 可悲的是真正的事实而是借着自夸来隐藏内心的虚空和羡慕。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让我们的爱建立在神这长阔高深的爱上, 神爱我们把自己独特的儿子耶稣基督都赐给我们了! 这就是爱。 让我们学习不要夸耀自己的成就而是常常肯定别人的能力。 因为从神而来的爱是一个不骄傲的爱, 反而是一个谦卑的爱。[3]这个观念就是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一直在提醒当时的弟兄姐妹们的。 
“弟兄们,我为你们的缘故,拿这些事转比自己和亚波罗,叫你们效法我们不可过于圣经所记,免得你们自高自大,贵重这个,轻看那个。。。 有些人自高自大,以为我不到你们那里去;然而,主若许我,我必快到你们那里去,并且我所要知道的,不是那些自高自大之人的言语,乃是他们的权能。”  (林前4:6, 18-19)   
这里的“自高自大”和十三章的“张狂”的希腊文字是同一个字。 对神而言, 倘若教会里头都是自高自大的人, 那么这样的教会以内的爱不是从神而来的圣爱。 因为这样, 使徒保罗才会在十三章这儿鼓励哥林多的弟兄姐妹们追求这个更大、 最奇妙的恩赐 – 爱(林前12:31)。 这个从神而来的爱绝对不会大言不惭, 得意忘形, 心高气傲。 这样的爱不仅仅是一个好汉不说当年勇, 有宝何必人前夸的爱, 它更是一个积极正面的爱 – 一个肯定鼓励别人的爱。 换句话说, 我们倘若以为我们不说大话就是爱的话, 那么我们只爱对了一半。 另外一半乃是借着言语来激励, 安慰, 建立弟兄姐妹们。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一个爱神爱人的舌头是医人的良药。 我们口里所出的言语就是我们内心爱慕的对象的写照。 倘若你我说我们真爱神的话, 那么让我们一同学习这个宝贵的功课: 在言语上学习说建立人生命良善的言语。 
<—————————————功课——————————————>
我愿意靠着从神而来的爱来改变我的言语, 不再自夸而是用心思想如何地建立我身边的这些人。 请用以下的空位写下来自己该对身边的一些人说的肯定和称赞:  
  1. 我身边的 ______________ : “                            ” 
  2. 我身边的 ______________ : “                            ”  
  3. 我身边的 ______________ : “                            ”  
  4. 我身边的 ______________ : “                            ”  
  5. 我身边的 ______________ : “                            ”
“弟兄们,我还有未尽的话: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你们在我身上所学习的,所领受的,所听见的,所看见的,这些事你们都要去行,赐平安的 神就必与你们同在。”(腓4:8–9)

爱的内容: 尊敬 /The Content of Love: Respectful

2/13/2021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not rude),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4–7)
         我们应该如何明白“害羞”这个观念呢? 在我们这年头, 害羞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在接近其他人时,所出现恐惧、不舒服、尴尬的感觉。 一般用在我们处于新的环境或和不熟悉的人相处时。 有时候, 害羞甚至可以用来形容性格内向或是自尊感较低的人。 难道圣经是在鼓励我们大家都改成为外向型, 提高我们的自尊心吗? 其实不然。 那么我们可以如何地来从圣经里头明白“害羞 /ἀσχημονέω / aschemeneo”这个观念呢?  有趣的是这个希腊文字只在新约出现了两次。 或许我们可以从另外那节经文更深一层地明白“ἀσχημονέω / aschemeneo”的意思。 这就经文就是哥林多前书的七章36节:
“若有人以为自己待他的未婚妻(和合本译为“女儿”)不合宜(“ἀσχημονέω/ aschemeneo”),她也过了年岁,事又当行,他就可随意办理,不算有罪,叫二人成亲就是了。”
         中文圣经并没有用“害羞”里翻译这节经文, 反而用了“不合宜”这三个字。 保罗在七章36节这儿吩咐信主的弟兄要凡事按着神的标准行事为人。 我们既然已经脱离黑暗, 如今进入光明, 那么我们再也不能在言语和行为上不合宜, 做羞辱主名的事。 因此, 哥林多教会的弟兄们倘若对姐妹们做了不合体统的事情, 那么他不可抛弃这女子反而对着女子负责任, 与她结婚。 这个观念正如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的嘱咐:
“你们都是光明之子,都是白昼之子。我们不是属黑夜的,也不是属幽暗的。所以,我们不要睡觉像别人一样,总要警醒谨守。因为睡了的人是在夜间睡,醉了的人是在夜间醉。但我们既然属乎白昼,就应当谨守,把信和爱当作护心镜遮胸,把得救的盼望当作头盔戴上。”(帖前5:5–8)
求主帮助我们学习借着祷告来依靠神的恩典学习谨守, 做个端庄正直的门徒。 既然神是光也是爱, 我们这些信靠神的人岂能活在黑暗当中, 用害羞不合宜的手段呢?  让我们千万不可在教会的时候规规矩矩, 到了家里判若两人, 甚至到了工作场所, 令人瞪目凝视!
很久以前, 有一位姐妹邀请了她当护士的朋友来教会参加布道会。 谁知在教会遇见了这个朋友之前的病人。 过后, 这个朋友告诉姐妹说她不想来这间教会因为这个病人在众病人当中是最蛮不讲理, 最霸道的。 她很难接受这样的人竟然是一位在教会里头德高望重的基督徒。 这个经历教导我们一个宝贝的功课: 爱的内容之一就是尊重。 如果我们不能尊重那看得见的神的形象, 我们怎能尊重那看不见的神呢? 你是否想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尊重端庄的人? 你问一问你身边的人。 你的妻子, 你的孩子, 你的家人或你的同事。  在西方文化里, 有一句这样的箴言:
You can spot a gentleman not by the way he addresses his king,but by the way he addresses his servants. 辨别一个正人君子的方式不是留意他如何地称呼他的王, 而是留意他如何地称呼他的仆人。[1]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不要在教会以外一个样子却在在教会以内另外一个样子。 我明白人不喜欢我们说这样的话。 不过, 我们的确是回到圣经从新学习如何地爱神和爱人。 倘若我们不尊重我们身边的妻子, 丈夫, 孩子, 同事, 亲人, 朋友, 和弟兄姐妹们的话, 我们里面这个爱的内容不是圣经爱的内容。 这是我们必须向主交代的事情啊!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我们必须靠着主开始一个在光明中的生命! 神的爱容不下黑暗、 害羞、 不合宜、 得罪主的事。 在三位一体之间的爱是一个彼此尊重, 彼此荣耀的爱。 因为这样, 我们必须以尊重来表示我们对神和人的爱。

爱的内容: 无私 /The Content of Love: Selflessness

2/13/2021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does not insist on its own way; ),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4–7)
我们在开始一起思想爱的真谛时, 我们提到圣经所常提起的两个爱的对象:(1)上帝; (2)别人。 ” 坦白说, 这两者往往都不是我们爱得最多最深的对象。 那最普遍的对象其实是我们自己。 有一位自由派的神学家(Dr. Langdon Gilkey)在二战之前非常深信“人之初, 性本善” 这个道理。 在日军攻打中国时, 他在集中营时千方百计地鼓励大家守望相助。 不过, 他失败了。 这个集中营的经历改变了他对人类的看法; 在逆境时, 人类自私自利的内心丑态毕露。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我们的生命里头有一个张力(tension): 一方是我们在基督耶稣里面的新生命而另外一方是我们里头老我的邪情私欲。 因为如此, 我们必须孜孜不倦地想念主对我们的爱。  唯有这样, 我们才能胜过一个只求自己益处的生命, 活出一个无私、 不求回报的爱。 
“神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借着他得生, 神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约一4:9)
使徒约翰在以上的经文教导我们:从神而来的爱不仅仅是不求自己的益处, 这样的爱更是一个舍己付代价的爱。[1] 上帝自己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祂把自己的独生子耶稣基督给了这个黑暗罪恶的世界为要世人得永生和救赎。 这是一个超自然的爱。 唯有我们谦谦卑卑地来到神的面前寻求祂来替换我们里面的爱才行。 曾经有一位牧师(Rev. Francis Schaeffer)这么地分享: 
倘若基督徒没有无私舍己地彼此相爱, 突出圣爱的美, 那么在这个世界上, 甚至在我们自己的孩子眼里, 我们已经拆毁了所传扬的真理。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这位牧师说的正是。 如果基督教如此地强调爱的无私和无条件, 不过, 在我们的生活中竟然天天以一个你敬我一尺, 我敬你一丈, 你欺我一尺, 我欺之一丈的心态与别人相处的话, 那么你身边的人(包括你的孩子)恐怕会被你绊倒。 他们所见证是一个谈条件, 求回报的爱并非从神而来的那无私无条件的爱。 使徒保罗清清楚楚地向我们解释这个观念:
“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 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5:8)
三位一体的神是几时爱我们的呢? 是我们开始爱祂的时候才爱我们吗? 绝对不是! 是我们恨祂, 悖逆祂, 敌对祂的时候, 神就爱我们了。 十字架就是爱的记号。 神既然如此无条件地爱我们, 我们怎能用别的方式来爱我们周围的人呢? 让我们借着以下的功课尝试把今天所学习应用在生活当中。
<—————————————功课——————————————>
我愿意靠着从神而来的那无私的爱来改变我的生活方式, 不求回报, 不谈条件。 我常常和身边的一些人谈判爱的条件是什么? 把这些条件写下来, 自己在神的面前寻求主的赦免。 求主帮助我们把这些条件同钉在十字架上如同保罗所说的:“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 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2:20)”

爱的内容: 温和 /The Content of Love: Gentleness

2/13/2021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4–7)
人不能不爱。有些人爱看得见的东西如金子,车子和房子。 有些人爱看不见的东西如名誉, 地位和学历。 有些人爱人如自己, 家人和朋友。 为什么呢? 因为那彼此相爱的三位一体真神按着爱的形象造了不能不爱的人类。 不过, 当我们因着错误的理由来爱时, 对奥古斯丁牧师而言, 这就是一种变质、不能满足我们的爱(disordered love)因为奥古斯丁曾经说过: 
“满足来自于一个因着正确的理由去爱正确的对象。Satisfaction comes from loving the right things for the right reasons。”
唯有因着正确的理由来爱身边的人与物的时候, 这人才会有真正的满足。 当我们所爱的对象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是, 我们一般有怎样的反应? 很多人会发怒。 无论是冷怒还是热怒, 一个轻易发怒的人证实一件事情:你对某某人, 某件事情非常不满意。 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你所爱的对象没有满足你爱他的条件。 打个比方,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整洁的人, 家里乱糟糟会影响我的心情。 我的满足来自于妻子必须在我回家之前确保家里整整齐齐, 舒舒服服。 达不到我的标准时, 我会给她脸色看。 为什么呢? 因为我对妻子的爱是一个携带条件的爱。 这是一种讲究交易的爱。 当这个交易失败时, 怒气就来了!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那么我们如何不轻易发怒,内心不烦躁呢?[1]答案: 审查自己爱的理由/ Introspect your reasons of love。 神通过圣经一针见血地教导我们关于爱的最正确理由和最首要的对象: 
“我们爱,因为 神先爱我们。人若说「我爱 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 神。”(约翰一书4:19–20)
         神圣的爱是一个不轻易发怒的爱。 为什么呢? 因为这样的爱有一个最首要的对象, 就是那位主动来寻找我们的神。 因此使徒约翰才会见证不是我们爱 神,乃是 神爱我们。 天父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 这就是爱了。(约翰一书4:10)。 当神成为我们那最首要的爱的对象时, 爱的内容也改变了。 令我们满足的是我们因着爱神的这个正确的理由去爱我们的妻子, 丈夫, 孩子, 家人, 同事和教会的弟兄姐妹们。 令我们满足的是我们因着神就是爱的源头而谦谦卑卑地来到祂的面前寻求神圣的爱。 只有神可以赐给我们这样的爱。 一个不携带条件, 要求, 和回报的爱。一个温和,一个不容易被刺激而发怒的爱。 不发怒的理由是因为我们带着一个正确的理由来爱我们身边的人。 我们的满足来自于借着我们的爱心荣耀这位爱我们为我们舍己的耶稣。 按着正确的理由去爱正确的对象, 不但不发怒, 我们甚至能享受满足。 让我们谦卑聆听奥古斯丁牧师的教导。 
<—————————————功课——————————————>
请花点时间安静在神的面前, 思想以下的问题:
(1)我是否经常向我身边的人动怒(包括冷怒和热怒)?  在什么情况下我受到刺激? 
(2)我因着什么理由爱身边的人?我的心里携带怎样的条件, 要求和回报? 
(3)我是否有求主以祂的爱来帮助我来爱身边的人? 请现在就尝试这样做,经历神的恩典是何等地真实可靠。 

爱的内容: 宽容 /The Content of Love: Tolerance

2/13/2021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4–7)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一些职业毛病。 我过去是一名会计师, 我们的工作性质需要我们斤斤计较。 算账是我们的专长,有时甚至会转牛角尖。 “计算”的希腊文意思就是“算账。”[1]不过, 保罗在这里针对的不是计算钱财而是计算别人的恶 – 做错的事。
既然神就是爱, 祂很清楚知道在爱的过程必定会受伤害。 我们在上个文章提到胜过动怒的试探的秘诀就是确保自己爱人的动机乃是为了主的缘故。 不过, 当人得罪了我们时, 做了不该做的事情, 说了不该说的话时, 我们应该怎么办? 神通过保罗的这封书信教导我们不要和他们算账。 换句话说, 不要在我们的内心里头隐藏了一本看不见的账目。 每当某某人再让我们失望时, 得罪我们时, 我们再次打开那本账目把这件事记录下来。 不但如此, 我们甚至时不时打开这本账目重复地过目。 
或许你在心里会问:“不这样做还能怎样做呢?” 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宋尚节(John Sung;1901-1944年)的见证。 他是中国最伟大的佈道家, 人称为中国的卫斯理。 在他青少年时, 脾气非常坏。 有一回他和兄弟在饭桌上吵起来, 一气之下就用热腾腾的米饭砸在兄弟的脸上, 把他给烫伤了。 年纪轻轻的宋尚节深知自己闯大祸了, 必定被父亲痛打一顿, 因此就躲起来。 父母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到处寻找这个坏蛋的孩子。 到了夜晚, 在没办法的情况下, 终于现身, 接受惩罚。 令他最惊讶的事情是他发现自己的父亲在鞭打他后立马回到书房,在里头痛哭。 当时的宋尚节受不了了, 冲进房间里头大声地问父亲:“你搞什么? 你鞭打我, 我没哭, 你倒哭了!” 当时父亲这样的回答他:“在这个地面上, 唯有父母的爱犹如上帝的爱。” 请问宋尚节的父亲在心里有没有一本计算儿子过错的账目? 答案: 没有。 请问他的秘诀是什么? 答案: 把这本账目交给神, 求主自己在宋尚节的心里动工, 求主怜悯他的儿子, 拯救他的儿子。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我们不和人算账的秘诀就是把这一切的恶事都带到神的面前, 相信主仍然在做工, 替我们申冤!
“不计算人的恶”还有另外一个层面。 在原文只有四个字:“οὐ λογίζεται τὸ κακόν。” 我们也可以这样的翻译:“不隐藏罪恶。” 人的心不万物都诡诈, 坏到极处, 谁能识透呢?(耶利米书17:9)。 从神而来的爱是不能隐藏邪恶的, 更不能在暗中享受罪恶! 人若爱这个世界的腐败和罪恶, 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翰一书2:15)。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 我们当常常审查自己的心。 从表面看, 好像正人君子, 但内心是否静悄悄地“享受”犯罪? 从表面看, 好像和蔼可亲, 但内心是否幸灾乐祸? 我们若说我们爱神, 我们必须先从我们的心里开始。[2]当我们在里头隐藏了许多可怕的黑暗和败坏, 表面的敬虔都是假。 保罗警惕我们:
“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哥林多后书5:10)    
爱神爱人是一生的功课。 这不仅仅是一个外在行为的操练, 它更是一个内心属灵的操练。 既然我们的神因着耶稣基督的缘故赦免了我们的罪恶, 不再计算我们的过犯, 那么我们这些蒙爱的人怎能在心里计算人的恶呢? 怎能在心里隐藏犯罪的事呢? 让我们学习宋尚节的父亲来到神的面前, 把这本黑暗的账目交给天父, 寻求主的恩典洁净我们, 帮助我们!  
 
<—————————————功课——————————————>
请使用以下的表格来思想自己心中所隐藏的恶, 求主用祂的真理使我们成圣(约翰福音)。 也把自己心中的那本账目, 就是计算别人恶的账目, 写下来。 借着祷告求主帮助把这本账目除掉, 学习看别人比自己强。 

爱的内容: 公义 /The Content of Love: Just

2/13/2021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4–7)
         请问世界上的人对好消息比较感兴趣呢?还是对坏消息比较感兴趣?对真实的事情感兴趣呢?还是对绯闻比较感兴趣?我还记得在美国超市排队付钱时,左右两旁卖的是捕风捉影的八卦小报(gossipytabloids)。某某明星怎样啦?和谁在一起啦?这人又离婚啦等等。。。这是我们的时代。一个和圣经恰恰相反的时代。一个喜欢不义,不喜欢真理的时代。  因为如此,保罗才会这样地勉励歌罗西教会的弟兄姐妹们:
“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因这些事, 神的忿怒必临到那悖逆之子。当你们在这些事中活着的时候,也曾这样行过。但现在你们要弃绝这一切的事,以及恼恨、忿怒、恶毒、毁谤,并口中污秽的言语。”(歌罗西书3:5–8)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我们若说我们爱主,我们必须爱主所爱的,恨主所恨的。主所爱的是真实,可靠,公义的想法和行为。  主所恨的是邪恶,不公义,不正直的想法和行为。不过,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再也不讲究这些。你想爱谁、你想怎样爱就去爱吧!不要在乎对与错,只要相信你的直觉。
基督徒不可以把快乐建立在邪恶败坏的事情上。我们若真的重生得救,我们的爱来自于神自己而这样的爱有个独特的道德标准:把喜乐和开心建立在正直和清洁的事情上。  
请问我们把开心建立在什么事情上呢?我们喜不喜欢在办公室里头和别人讨论他人的闲言闲语?我们喜不喜欢在家里餐桌上与家人分享其他人的隐私和毛病?我们喜不喜欢第一时间与好友分享似是而非的新闻?亲爱的弟兄姐妹们,这些不是真爱的道德。我不是说我们不能慰问弟兄姐妹们的情况和处境。我是说当我们在慰问的时候,我们必须摸一摸心中的脉搏。我们是否在心里幸灾乐祸?还是在心里诚诚实实地为别人代祷?如果我们只喜欢认识别人的软弱和毛病而不喜欢为他们祷告的话,那么我们必须悔改因为我们得罪了神!这是惹神的愤怒的败坏。因为这样的爱是喜欢不义却不喜欢真理的。  
拥有真爱的基督徒不是狗仔队(paparazzi)-追访纠缠地调查他人的过错和过去。拥有真爱的基督徒是啦啦队(cheerleaders)-与众人一起为他人打气。[1]我们最开心,最快乐的事情是软弱的靠着主得胜了,绝望的靠着主兴起了,忧伤的靠着主喜乐了!这就是神圣的爱的道德标准。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当我们慢慢地一起来思想爱的真谛(林前13章)时,我们发现神非常讲究我们内心的爱。往往我们把焦点放在行为上,这本身没错因为使徒约翰也是如此地吩咐我们:
“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翰一书3:18)
不过,我们却忘了相爱也必须建立在诚实上。约翰在这里引用的“诚实”就是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章使用的同一个希腊文字:“真理。”因此约翰和保罗提倡的是同一个道理。从神而来的爱是一个借着言语关心别人,借着行为帮助别人,更是借着祷告建立别人的爱。求主赐给我们这样的爱。阿门。
<—————————————功课——————————————>
我来到主前思想主要我如何地来关心、鼓励和帮助以下的对象:

爱的选择/The Choiceof Love

2/13/2021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4–7)
         在古希腊罗马世界(Greco-Roman world),爱心不是当时的人所在乎所看重的品德。2000年前,人所在乎的是追求享乐和知识。保罗在雅典传道的时候,使徒行传在17:18告诉我们在场的有伊壁鸠鲁哲学家(Epicurusphilosopher;也称享乐主义者)和斯多亚哲学家(Stoicphilosopher;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宿命论/fatalism)。基督教反文化的地方就是爱。对希腊罗马人而言,爱等于付出和牺牲。太傻了!太不值得了!人生最重要的应该是自己的享受,何必无私地去帮助别人呢?对希腊罗马人而言,既然命中注定,就不需要强求,不需要帮人摆脱命运的安排。只要心平气和地认命接受事实。这样看来,如果你我是一位在哥林多教会未信主的新朋友,来到教会听见这位名叫保罗的使徒的书信这句话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呢?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7)
或许我们会发现基督徒与其他的宗教最大的不同就是基督教所强调的那神圣、无私、无条件的爱。对当时的世界而言,这句话应该是这样的:
“凡事接受,凡事想开,凡事看淡,凡事认命。”
         在两千年前的罗马希腊世界,一个真正自由的人生就是一个槁木死灰的人生(life of completeapathy)。当人类开始使用理性来接受命运时,人类就不再被情感所辖制了!人类就是自由了!亲爱的弟兄姐妹们,这是两千年前希腊罗马人的想法而这听起来或许有点像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主流思想。基督教恰恰好相反。基督徒的生命有一个特殊的标志– 爱。[1]保罗把我们带到一个高峰,宣告这个独特从神而来的爱是一个包容,相信,盼望和忍耐的爱。换句话说,一个爱神的基督徒选择饶恕对比苦毒。[2]一个爱神的基督徒选择信任对比怀疑。一个爱神的基督徒选择盼望对比绝望。一个爱神的基督徒选择等候对比放弃。亲爱的弟兄姐妹们,这就是我们独特的生命!
也许有人会问:“这样听起来,基督徒好像很傻,容易上当,甚至幼稚。”其实不然。我们选择相信不是因为我们是无知的。我们选择相信因为主赐给我们度量来包容他人的成长、饶恕他人的过失和给予他人回转的机会。[3]基督徒并不傻,更不幼稚无知而是选择仰望一位鉴察试验人心的主犹如耶利米先知这样地形容:
“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我—耶和华是鉴察人心、试验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做事的结果报应他。”(耶利米书17:9-10)
我们选择包容,相信,盼望和忍耐的理由是因为我们的神是如此爱戴我们的。保罗在罗马书曾经罗马书5:8解释了这个观念,当我们还在做罪人的时候,耶稣基督就为我们死了!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不但如此,我们也深信神仍然掌管一切包括人的内心因此在神里面,我们可以凡事有盼望。不过,弟兄姐妹们,这样的选择需要极大的力量,勇气和信心。这一切从哪里来?在这个爱的真谛12篇文章系列中,没有一件是轻而易举的。圣爱的内容包括了忍耐、恩慈、欣赏、肯定、尊敬、无私、温和、宽容和公义。从人看来这一切似乎难上加难。不过,当我们来到神的面前祈求时,主必赐力量,恩典和帮助使我们一生一世以这样的爱行事为人。唯有圣爱的源头才能赐给我们从神圣超然的爱来爱祂和爱人。阿门。
 

    (1)爱的真谛
    (2)爱的对象
    (3)爱的内容:忍耐
    (4)爱的内容:恩慈
    (5)爱的内容:欣赏
    (6)爱的内容:肯定
    (7)爱的内容:尊敬
    (8)爱的内容:无私
    (9)爱的内容:宽容

主页 | 关于教会 | 讲道信息 | 早上崇拜 | 夕阳崇拜 | 兀兰布道所 | 团契生活 | 联络我们
   Copyright © Evangel Bible-Presbyterian Church.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页
  • 关于教会
    • 牧者的话
    • 教会信仰
    • 教会同工
    • 教会领袖
    • 宣信堂历史和展望
  • 讲道信息
    • 早上崇拜
    • 夕阳崇拜
    • 特别聚会 >
      • 受难节前夕礼拜
    • 讲道系列 目录
  • 属灵资源
    • 《以弗所书》课程
    • 《阿摩司书》课程
    • 《教会历史》课程
    • 《认识教会, 活出教会》课程
    • 《基督徒新生命的素质》系列
  • 教会肢体
    • 团契生活 >
      • 少年团契
      • 青年团契
      • 青壮团契
      • 家庭团契
      • 成人团契
      • 尼西团契
    • 华语诗班
    • ​夕阳崇拜 小组 >
      • 喜乐组
      • 和平组
  • 联络我们
    • 聚会详情
    • 兀兰宣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