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带动与反映主流(mainstream)的思想。你在YouTube上会看到教会牧者最近广播的“两分钟”视频,每个有大约100次的“点击观看”(views);对比韩国BTS与Blackpink歌队所上载的新歌,有些的“点击观看”率可达10亿次(1 billion views!);这才是主流思想的其中一条“河流”。这些思想渗透了社会各层面,带来什么影响?我们有时可以通过人常说的话看出来。随着阻断措施放缓、你回到公司和学校,逐渐与同事与同学恢复交谈时,可以留意你经常听到的话,分辨这些思想。
(1)彼此尊重与宽容?(A Sign of Respect and Tolerance?) 我们今天思想“你认为对就对”这句话。你大概听过这句话,甚至经常听见类似说法(“你觉得可以,就去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你想吃鸡饭,就去吃鸡饭”);我们在讨论一些道德问题时,也会听到类似说法(“我认为同性恋没有错;不要告诉我这是不对的”)。 这种话很“好用”,因为大家都喜欢让别人觉得自己“尊重”(respect)对方,或者想显出“宽容”(tolerance)与“接纳”(acceptance)的态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的确应该这样去看待。我如果想吃鸡饭,你却强迫我陪你去吃鸭面,我大概会有点生气。为什么?因为品味(taste)是主观的(subjective):你喜欢吃鸭面就去吃吧;不要告诉我鸭面比鸡饭好。因为每个人的主观看法与喜好(preferences)都不同,所以大家要互相尊重与接纳,谁也不要勉强谁,免得造成不愉快。 (2)罩住了主观喜好 (The Masking of Subjective Preferences) 问题是,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单凭主观喜好来决定;这包括日常生活的决定。在今年农历新年过后,当疫情在社区有扩散的迹象时,有些人就开始在出门时戴上口罩,有些人选择不戴。那时可能有些人不同意别人的作法(“你应该戴口罩!”、“他不需要那么紧张吧?”)即使我们有一些从其他国家传来的资讯,或者按照自己经验得来的结论,也只能照着自己想的去做。没有法律条例的指示,戴不戴口罩,是个人的决定。 当政府颁布新条例后,情况就不同了:戴口罩成为强制性的要求,不戴口罩的人会被罚款。曾经是凭个人喜好来判断的事,突然被一个客观(objective)的要求所限制、取代。而且这个客观的要求,在你我的看法之上,约束着大家:无论你喜欢或不喜欢,你都必需戴上口罩。 (3)被“绝对”所限制(Constrained by “The Absolute”) 原来,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是相对的(relative),各人可以按照主观看法去判断;有些事却是绝对的(absolute),因为在我们以上,有一些标准(standards)预先判断了什么是“对/可以”(right, acceptable,或者用青年人的话:“legit”),什么是“错/不可以”(wrong, unacceptable)。此外,这些标准限制了我们,使我们不能再按照主观的看法与喜好去做。 谈到道德问题(不只是同性恋的事),我们也需要用同样的思路来分析:伦理道德是一些我们可以按照个人主观喜好去做的决定,或是有一些“绝对”标准限制着我们?如果单凭主观喜好,就像吃鸡饭或鸭面的选择,我们等于说这些事没有“对/错”或“可以/不可以”的区别。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真这么认为吗?基督教思想家薛华(Francis Schaeffer)在剑桥大学校园中与一些学生对话时,一名青年人提出“残忍与不残忍”(cruelty and non-cruelty)是相对的观念。这时候另一名学生在预备一壶茶,一听见这话,就拿起那壶热腾腾的茶,似乎要倒在这青年人头上,说:“‘残忍与不残忍’没有分别”。那青年人就马上起身离开那房间走了。这对话的功课是明显的:我们在看待道德问题时,都有“对/错”的判断,这显示我们正被一些“绝对”(absolute)的标准约束着。 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论,这套标准既然是绝对的,就源自一位绝对(absolute)的神;而且这神是有位格(personal)的,因此把这标准套在我们身上;我们也觉得需要向这有位格的神交账(你不会觉得需要向一张没有位格的椅子负任何责任,对吗?)。这位神把祂绝对的道德标准放在我们心里,所以圣经描述我们有“是非之心作见证”,在我们心里“互相较量”(罗2:15)。这就是那道德标准正在指示与限制我们。 当我们与同事、同学谈话时,可以留意这相对主义(relativism)的思想,以温柔、敬畏的心来与他们分享(彼前3:15),让他看见这渗透人心的“主流思想”,其实不符合他的一些信念,也不符合现实的生活。 我们在上一周思想了主流思想的一条“河流”:相对主义(“你觉得对,就是对”)。我们在某些事上可以按照各人喜好决定(吃喝),在另外一些事上(例如道德)却被在我们以上一套绝对的标准所限制,把我们指向一位绝对(absolute)且有位格(personal)的神。我们今天就跨到另一条“河流”去看一看。这条“河流”的一个迹象就是“我就是想…”(I just feel like…)。 (1)我就是这样的(I’m Just Like That) 不只你这样觉得;圣经也告诉我们:“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传3:4)。耶稣自己也为所爱的人哭(约11:33-35)。情绪或情感(emotions)是神所创造的人的一部分。主耶稣也经常体现十足的情绪(还记得祂在圣殿里怎么样把贩卖牛羊鸽子的人赶出去吗?)。情感是神所造的人的一部分,因此是好的。 情感虽然是好的,却有一些我们需要留意的特征。第一,它像一朵美丽的玫瑰,很丰富地把人的生命力表达出来,却也容易随着环境而改变。我们接到好消息,心情就特别好,别人问什么,你都乐意答应。相反,刚被老板或老师骂,心情糟透了,周围的人都可能成为你的敌人。情感或许像美丽的花朵,却肯定不是靠得住的指南针。 情感还有另一个特征:它是一股很强烈(intense)的力量,容易主导和占据(direct and take over)我们的思想和判断。“想做就去做”成为很多青少年人惹麻烦的起因。不久前新闻报导在牛车水一带,六个青少年围殴四个青少年,他们打架的片段,被CCTV拍下,相当暴力,却充分显露出强烈的情绪怎样误导人。你大概不会一气之下出手打人,但或许有犯过在冲动时购物的错误(impulse buying)。你在事后懊恼自己当时为什么那么傻,但这就是情感的力量:一个靠不住的指南针,却太强有力了,以至于误导了我们。 让情感来带动生活,听起来不理智,却是现代主流思想之一:电影、歌曲、文学著作仍然不断鼓吹这样的思想。特别在今天的生活,社交媒体使我们更容易凭着一时冲动(impulse)来作决定:看见就买,读到就传,收到就like/follow;我们也容易掉入要博取别人称赞与接受的试探:谁like/follow我,为什么那个人没有加我进他的 status… 久了,好的感受=正确的作法(what feels good = what feels right),我们的思想就被情感主义(emotionalism)占据了,随着环境的改变、人的看法、内心的波动生活。这不是快乐的生活,而是愁苦的,因为这些因素,没有一样是靠得住的;我们沦为追逐一个抓不到的梦的人。 (3)让我们看深一点 (Let’s Look Deeper) 情感像玫瑰,但是让情感决定什么是对或错,就像让花朵来决定树应该扎根在哪里一样。我们需要从花朵往下看,因为隐藏在泥土里头的,才是这朵花的生命力所在。基督徒的“根”就是我们的信仰(faith),而这信仰必需扎根在神的话里头,好像有水滋润的植物一样。神的话指导我们认识真理(truth):“求祢用祢的话使我脚步稳当,不许什么罪辖制我。”(诗119:133)。我们需要让神的话来指引我们。 环境改变时,我们的情感会被影响,而且这情感会很强烈。怎么样才不被这情感所占据和主导?我们需要时常“吸取”神的话,让神的话来占据、喂养我们的思想,就像诗人,经常思想神的话(诗119:97-98)。这样我们就能渐渐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每当环境改变时,选择用真理(而不是情感)来衡量和判断它,指导我们应当有的回应(response)。我们就发现我们可以渐渐从发牢骚,转为祷告交托主,从埋怨转为思想神在这件事当中的心意是什么。 当我们开始这样做时,我们甚至可能会发现,我们的情感也渐渐改变了,因为它不再被环境、人的想法、外在的食物所喂养,而是被在我们里头的真理所滋润。它就像美丽的花朵被水滋润一样,因此在炎热中不但没有枯萎,甚至结果子。这就是保罗和西拉在腓立比监狱里头的见证(徒16:25)。盼望你也经历被真理所指引的生命,在环境改变的时候,不但约束自己的感受,甚至流露出主喜悦的表现。 我们在上周分享过“个人主义”怎样通过我们网购的风气显露出来。我们今天来到这条“现代思想洪流”的最后一站,就是认识“怀疑主义”(scepticism)如何影响着我们,并我们怎样以基督徒的眼光来看待它。 (1)“我什么都不信”(“I don’t believe in anything”)
你应该听过这类的话。特别是在这个假消息迅速传播的时代,也难怪大家变得更“多疑”。我们的确需要小心地分辨资讯的来源,但这是不是等于我们就应该走向另一个极端,选择“什么都不信”?你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注意两点。 第一,你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信任”某些人。怎么说?我们去小贩中心吃东西,就是相信政府有管制食物卫生、小贩也基本上遵守卫生条例。我现在坐在家里打字,是因为我相信这座组屋是安全的、不会突然塌下来。我从来没有研究过这座组屋的设计,或确定建造这组屋承包商的资格,却住在这里十多年了。为什么?因为我相信有人已经做了这些工作。 我们可能问:这种“信任”合理(reasonable)吗?这种信任不只合理,而且是必须的(necessary)。因为我如果真要确认生活中的每件事才接受它,我大概无法活下去:从起床开始用的水和牙膏是否安全,到巴士司机的资格,如果都需要确认,我还能照常生活吗? 第二,我们虽然对某些外来的消息存有怀疑,我们却也毫不犹豫地接受另一些资讯。比方说,你如果收到短讯,说某个国家领袖过世,你会怎么做?你或许会上总理公署(Prime Minister’s Office)的网页或本地主要媒体的网页去查证(verify)。为什么?因为这些网页都是有权威的(authoritative),不会散播假消息(至少在新加坡是这样)。 又或者你同学告诉你:某个男同学最近开始与某个女同学交往。你会怎么样确定这个同学的消息是否准确?或许你会问那位男同学最要好的朋友?又或者你认识那位女同学的姐姐,而她姐姐也说他们的确在一起;你还会怀疑吗? 我这样说,你就明白了:我们很多时候是通过“见证”(testimony)来接受一些消息。关键是那些“见证人”(witnesses)是否可信(trustworthy)或有权威(authoritative)。如何决定?我们不知不觉中会问自己:他们了解情况吗?他们亲眼看见吗?他们有理由说谎吗? (2)“我们…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约壹1:1) 我们是否愿意以同样的标准来看待圣经?约翰说他是“见证人”,“摸过”耶稣这“生命之道”,然后写下他的见证,传给我们这些没见过耶稣的人。在这个怀疑主义盛行的时代,让我们想一下:使徒们可靠、有权威吗?他们是目击证人吗?他们有理由撒谎吗?我们有办法查证他们的话吗? 答案:这许多跟随耶稣的人,提供彼此符合的“口供”;他们都亲眼看过耶稣(保罗在当时还说:如果你不信,当时还可以问另外500个看过耶稣升天的人),他们没有理由撒谎(他们为作这见证而丢了命),我们在圣经以外,也可以通过好些不信耶稣的人所写的作品来查证使徒们的见证。你愿意接受约翰的见证吗? (3)飞机降陆了! 我们的“现代思潮大河流”之旅,终于告一个段落。求主帮助我们,通过这个“旅程”,更深信我们所信的是谁(提后1:12),也更有智慧地按照真理来看待这世界的许多思想,做“智慧之子”。我们也可以在朋友们当中,坦然地为真理“作见证”! [authority: we all believe in authority – question is merely who we believe to be authoritative, and we therefore accept their testimony] 我们在几个月前思想过现代人思想的不同“标语”(taglines)。原来现代思想洪流中,有的几条显著的“河流”;我们已经从空中看过右边几条分叉的思想,如何影响我们。只是当我们继续漫游在这庞大洪流的上空时,我们还会看见更多过去我们没留意到的思想潮流。今天我来分享一个相当隐藏、却是相当普遍的思想:“受害者”心态(Victim Mentality)。然而,有些“口头禅”有时会显露这种思想。 (1)“都是他的错!”(It’s All His Fault!) 当你听见这类话的时候,你要留意。你会发现说这句话的人,很可能经常说,并且在不同情况、不同冲突中,都说这类的话。或许当你读这个周刊信息时,你也可以回想一下,这是否也是你经常在家中、办公室中所说的话? 或许“他”真的是有错。但是为什么我们那么努力地把注意力放在“他”的身上?这是否因为我们不大愿意让对方有机会把照明灯(spotlight)照在“我”的身上? 圣经却告诉我们,神的儿女需要培养另一种直觉,来面对与家人、同事、同学之间的冲突。主耶稣说,我们不要只看见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其实也有梁木。我们甚至应该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太7:5) 这需要我们在神面前坦诚,让神的话照明我们的不是。这也需要我们在别人面前谦卑,勇于承认自己也可能有犯错的时候,甚至是因为自己的错而引发了与家人和同事、同学之间冲突。你愿意吗? (2)“我今天这样,是因为过去…”(My Past Made Me Who I Am…)
我们或许也说过类似这样的话。我们不责怪别人,却是“怪罪”于自己的经历、遭遇、背景、身世。我们的“过去”的确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多少人感叹自己没有别人所拥有的条件或机会。 但是我们的过去不能决定我们的现在。以前上一个辅导课程,听过这样一个例子:一对双胞胎有酗酒的父亲。其中一个孩子后来也酗酒,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因为我爸爸酗酒”。他的兄弟却是滴酒不沾,有人也问为什么不喝酒,他的答案也是:“因为我爸爸酗酒”。 同样的背景,不同的决定。为什么?耶稣告诉我们,污秽人的罪,是从“人里面”出来的(可7:20);反过来,当神改变人的时候,也是在人心里工作,先重生我们,让我们成为“新造的人”(林后5:17)。圣经也进一步呼吁我们脱去过去行为的“旧人”,将我们的“心志”(minds)改换一新,穿上“新人”(弗4:22-24)。换句话说,当我们认识了耶稣后,我们可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我们过去的经历,包括痛苦和羞耻的过去。 有一位美国的牧师,在年轻时过着犯罪的生活。他后来信主了,但因为仍然住在同一个社区中,因此经常会看见过去犯罪生活的事物和场景。这些记忆让他羞愧吗?不是的,他说这些回忆是宝贵的,因为他每当看见这些事物与场景,他就像保罗一样,回想到神怎样怜悯他这个“罪魁”(提前1:15-16)。求主帮助我们,不是抹杀或忘记我们的“过去”,而是通过耶稣如何改变了我们,来看待过去,也看待我们的未来! 我们在上周分享过“物质主义”:特别在今天的“网购”世界中,我们如果要逃避陷入“我按,我看,我买”的恶性循环,就需要努力地以一个良性循环来提醒自己,我们是天上的国民,有永恒的目标。这个循环就是“读经、思想、应用”。你在过去一周有尝试这个属灵的锻炼吗? (1)“我要和经理说话!”(“I want to speak to the Manager”)
你认识Karen吗?“她”是一个过去几年在网络上流行的虚构人物。她很模式化(stereotypical)地描述某些只顾自己、觉得自己有很多天赋的资格(entitled),而且动不动就投诉、埋怨的美国白人女性。 相信你也有见过这样的人。个人主义的一个特征是注重“自己”和自己的“权利”(rights)。然而,这类人不但有自私的倾向,也爱投诉和埋怨。很多人爱为自己活。但想象一下,大家都为自己活的时候,会有什么结果?恐怕我们不但像Karen一样,老觉得不开心、不满足,而且还害惨了我们周围的人。Can you live for yourself? When everyone lives for himself, can we live together? True happiness : when others give ourselves for us, and we give ourselves for others 我们是神的儿女,让我们来思想两个对策,来防御“个人主义”: (2)为主(For the Lord) 我们的一个问题是“自己”太重要了。我们其实很微小,却觉得自己很大。我们需要看见一个远比自己伟大的主,并且看见这伟大的主怎么样放下自己,来爱我们这些微小、不可爱的人。保罗告诉我们,这样的思想会带来什么改变:“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因我们想: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 并且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林后5:14-15)。我们的主不但伟大,而且为我们这些渺小的人舍己(sacrifice)。保罗说体会过这样的爱的人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注意力,从自己转向祂,甚至为祂活。 试试看,想一下过去,你的世界是不是围绕着你转?如果你的世界是绕着主来转,会有什么不同?或许你可以在生活的一个角落做小实验:你将要换工作、或明天去巴刹、或下个月与朋友会面的时候,想一下:我可以“为主”做什么? (3)为别人(For Others) 当我们因为认识主而从自己转向主的时候,我们也开始看见这个世界还有许多主看为重要的人。我的家人、亲戚、同学不再是我的配角(supporting cast),而是主安排在我身边的人。保罗也提醒我们:“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2:4) 我们如果了解主怎么样谦卑舍己,我们也以同样谦卑的心态来看待自己与人的关系。我们从“我的权力”转向“他的益处”。我们的问题从“我应该为自己争取什么”转向“我可以为他做什么/可以怎样讨他喜悦”。你也可以尝试另一个小实验:在接下来这一周,我在与配偶、孩子、父母相处的时候,问一下:我可以怎样为主的缘故来服侍(serve)他/她? 当我们经常努力地问自己以上两个问题(深色字)的时候,我们就在不断地提醒自己:我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而是活在主的世界中,并且也活在主为我安排的社群(community)中。我不但向主交账,也对周围的人有当负起的责任。这样,我们就回到律法的总纲:“爱神、爱人”。求主帮助我们! [Church as community – for the Lord and for others] 我们过去在这条称为“现代思想洪流”的河流上空漫游。我们在上周越过了 “受害者”心态(Victim Mentality)的“支流”;它的特点就是责怪别人,或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环境或过去的遭遇。圣经给我们另一些直觉:先除掉自己眼中的梁木,并且通过福音的恩典来重新看待不幸的过去。 (1)“我按,我看,我买!”(I click, I see, I buy) 我们今天来到另一条支流:“物质主义”(materialism)。过去几个月,很多商业活动都停止或缓慢下来,网购(online shopping)却蓬勃发展。我们待在家里,行动受限制,心却不受限制。网购销售量(sales)在过去几个月突飞猛进,来到年底,刚经过9.9大热卖,接下来还有10.10,11.11,12.12,然后就进入圣诞节假期的购物潮。网购大概会成为“新常态”(new normal)中许多人生活的重要一环。 你也可能体验过:你按,你看,你买。不断重复这个循环,很多时候只是因预算(budget)的限制,没完成“买”的那一步,对吗?甚至有时虽然达到预算顶限(limit),还是觉得“哇,这个价钱很难得,就先买吧!”是吗? 网购的确很方便,也有很多好处(比如,它让我们轻易地比较不同商家得到价钱)。但是这些好处是否让你渐渐沉迷在其中?问自己:我在过去一个星期,花多少时间浏览(surf)不同网购的APPs?我最终买了什么我真需要买的东西?这就是物质主义的诱惑:它用眼前的许多吸引人的物件(visible and attractive things), 抓住我们的注意力和思想,让我们不但浪费金钱,也浪费时间。
(2)“我读,我想,我做”(I read, I think, I do) 这种浏览购物的生活方式,还隐藏着另一个不知不觉中改变我们的诱惑:它喂养一个肤浅(superficial)、不努力思想的心理。我们浏览时,很快速地看到很多吸引我们的东西,而且不费神,因为我们不用去思想(mindless)。这就是为什么它可以占据我们很多的时间。 保罗提醒我们:世人以地上的事为念,“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腓3:20-21)。我们有属灵的生命,也走向永恒的将来。让我们警惕物质主义的诱惑,不变成一个“思想懒惰”(intellectually lazy)与被“物质”充满头脑的人。 换句话说,我们需要花时间锻炼自己的灵命。我建议三个步骤: (i)读(read):我们需要读圣经。这10-15分钟很可能就是你一整天属灵生命的燃料(spiritual fuel)。通过祷告,求圣灵点燃你在“吸收”的燃料。 (ii)想(meditate/think):读经时,我们需要努力地思想 (think hard)。开始的时候,你可能觉得不习惯,因为你好像很久没有锻炼的运动员,头脑的“肌肉”会“酸痛”。不要放弃,多一阵子,你的“肌肉”会健壮起来的。可以尝试用这些问题,帮助你思想天上的事:神是谁?耶稣为我做了什么?我需要圣灵怎样改变我?圣经教导我怎样过“天国子民”的生活? (iii)做(do): 锻炼思想后,在很小、很实际的一件事上,去练习(practise)照着神的话的生活方式。例如:待会问候XX同学,表示关心?今晚说一两句鼓励小儿子的话?约某XX弟兄/姐妹喝茶关心他/她? 求主帮助我们在物质充斥的世界中,持续锻炼“天国子民”的思想与生活! 我们上次说我们的情感(emotions)像花朵,虽然鲜艳抢眼,却是很强烈的一股力量,容易占据与误导我们的思想。我们不能让花朵决定这植物栽在哪里,因此需要“往下”看,就是认识我们的“根”:这就是我们的“信仰”(faith);信仰必须被真理(truth)滋润和主导,才能正确衡量和判断我们的情感,与我们应有的回应(response)。 我们今天继续看现代思想洪流中的另一条“河流”;代表这思想的一句话是“我照自己的方法去做”。 (1)谁作主?(Who’s the Boss?) 一间连锁快餐店连续好多年有这样的标语:“照你的想法做”(Have It Your Way)。这是“顾客之上”;你要怎样的汉堡包,就有怎样的汉堡包。很多时候,我们认为一切由自己作主,我来决定一切。不但是吃什么喝什么,甚至在人生的道路上最艰巨的时刻,“我作主”的精神到处可见,就如英国诗人Henley的一首诗Invictus(“永不言败”)最后一段: It matters not how strait the gate, How charged with punishments the scroll, I am the master of my fate, I am the captain of my soul. 无视天国门多窄, 不惧册载之罚惩, 我乃命运之主宰, 我乃灵魂之统帅。 这诗虽然很生动地描述人坚韧的毅力,但人真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吗?很多时候,我们忘记自己其实很脆弱;过去几个月的疫情把这事实暴露无遗。但是还是有人认为:“我”就是最高的权威,不需要受任何的权柄(authority)约束。这“自主”(autonomy)的思想在那位不肯听从父母的少年心中作怪;他反驳:“我为什么要听你的?”;这思想也在那以自我为中心的青年心里作祟;他坚持:“没有可以告诉我;‘你该怎样生活’!” 【how to live – rationalism or empiricism: LIMITED IF THESE ARE BASIS FOR TRUTH?】 (2)船只下的海水(The Water under the Ship) 一艘船的船长看来像Invictus那首诗里的主角,自己掌控着船只的方向。但有经验的船长会明白他不能忽视他所航行的浩瀚海洋;他甚至是依着海水航行。我们每个人好像不同的“船只”,在同一个“海洋”上航行着:这是一个有秩序(order)的世界,而这秩序是借着权柄(authority)而设立与维持的。所有的权柄都源自一位有权能的神(sovereign God);祂创造并管理一切,像海水无形中支撑着所有的船只。在这属神的世界中,我们这照着神形象造的人,从神得来一些权利(rights),有一定的自由(freedom),也有向神和人所当尽的责任(obligations)、所需要交的账(accountabilities)。挣脱所有的权柄,带来得不是完全的自由(complete freedom),而是混乱 (anarchy)。这真是“自由”的梦想吗? 反过来,当我们认识一切的权柄源自神的时候,我们就看见自己像那艘小船的船长,有一定的自由,也活在神的主权中,并靠着祂生活。我们就像船长记得他脚下有浩瀚的海洋,避免了“自主”思想的骄傲,像雅各一样谦卑地说:“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做这事,或作那事。”(雅4:15)更何况这位宇宙的主宰不像波涛汹涌、变幻无常的海洋,而是按着祂旨意,乐意把各样恩赐赏赐给我们的主。认识这位主,我们在生命的航程中,就比Invictus中那靠自己的人更有把握,更安稳,也更喜乐。
[autonomy: rationalism and empiricism – reason and sense experience as basis for determining the truth?] 我们在过去几次周刊信息通过不同的“标语”(taglines),认识了现代思想洪流中的几条显著的“河流”:我们先看了相对主义(relativism)与情感主义(emotionalism),然后上一周的周刊,思想了自主思想(autonomy)带来的危机:我们虽像一艘船的船长,有一定的自由,却要记得我们是航行在神主权的海洋上。 我们就会谦卑,而且因为知道这神乐意恩待我们,在这个航程中更安稳与喜乐。我们今天来到第四条河流:“现今主义”(Presentism)的影响。 (1)“只活一次”=“只为现今”?(“Living Once” = “Living for the Present”?) “你只能活一次”(You Only Live Once, YOLO)成为近年来好些年轻人的生活动力:要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 – 难忘的交流访学机会(student exchange),奇特的旅游经历(exotic travel),甚至是通过参与一些非盈利机构(non-profit organisations)来取得特殊的体验(experience)。 这样的人像这位旅客,走向他梦寐以求的“山顶体验”(mountain-top experience) 。他不断地注视着这个目标, 并且千方百计地走向它。为什么? 因为“我们只活一次”, 所以必需把握时机, 追寻这个我们摆在自己眼前的梦想。 我们的确“只活一次”,而且在有限的生命里面,应该把握时间去生活。问题是:我们眼前那“山脉体验”,是我们的人生目标吗?有时候眼前的“山脉”,甚至会挡住山脉后面的景物!如果我们有机会坐上直升机,是否会看见一个更值得追寻的体验,一个更远、更重要的地方?
当我们“往上升”,就是思想永恒的事情时(eternal things),我们在问:我为什么活着?我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哪些事情是永存的?我将来要往哪里去?当我们思想这些事,而且通过圣经来回答这些问题时,我们会发现,所追逐的许多眼前的事(the present),有点像人生旅途中的“休息站”(rest station),即使再好,也只不过是暂时的、次要的。我们花时间研究和走向不同的“休息站”,却忽略了那个更持久、最美满的“终极体验”(ultimate experience),会不会有点本末倒置? 保罗提醒我们,有一个“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4:17)等着我们(一个英文圣经这样翻译:“eternal weight of glory, far beyond all comparison”)。你知道吗,有一个最宝贵、不能比较、永永远远的体验正等着我们这些认识耶稣的人:快乐取代眼泪、平安取代恐惧,永远活在光明中。那才是我们的“山顶经验”!你既然“只活一次”,就真的需要确保你追寻类似“小山/休息站”的体验时,也正走向那最终的目标。让我们时常坐上属灵的“直升机”,通过神的话与祷告,来思想与提醒自己,为那最有价值、不变、永恒的目标而努力。 [C S Lewis: It would seem that Our Lord finds our desires not too strong, but too weak. We are half-hearted creatures, fooling about with drink and sex and ambition when infinite joy is offered us, like an ignorant child who wants to go on making mud pies in a slum because he cannot imagine what is meant by the offer of a holiday at the sea. We are far too easily pleased. Weight of Gl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