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信圣经长老会宣信堂
  • 主页
  • 关于教会
    • 牧者的话
    • 教会信仰
    • 教会同工
    • 教会领袖
    • 宣信堂历史和展望
  • 讲道信息
    • 早上崇拜
    • 夕阳崇拜
    • 特别聚会 >
      • 受难节前夕礼拜
    • 讲道系列 目录
  • 属灵资源
    • 《以弗所书》课程
    • 《阿摩司书》课程
    • 《教会历史》课程
    • 《认识教会, 活出教会》课程
    • 《基督徒新生命的素质》系列
  • 教会肢体
    • 团契生活 >
      • 少年团契
      • 青年团契
      • 青壮团契
      • 家庭团契
      • 成人团契
      • 尼西团契
    • 华语诗班
    • ​夕阳崇拜 小组 >
      • 喜乐组
      • 和平组
  • 联络我们
    • 聚会详情
    • 兀兰宣道所

《认识教会,活出教会》课程

(A) 介绍

3/11/2019

 
求主帮助我们在认识教会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应用这样的知识建立活泼的教会! 因此,课程的进行方式是交替性的:先上一两课有关教会论的神学和圣经的教导, 接下来的一课由成人主日学小组的各组长来带领大家讨论如何把所学习的神学活出来。 教会论是一个重要的教义; 约翰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有百分之三十的内容是关于上帝的教会的教义。因此, 在这里也鼓励弟兄姐妹们阅读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的第四部分。另外,也向你们推荐埃德蒙.克鲁尼(Edmund P. Clowney)的著作《教会/The Church》。你们可以从这个网站http://rtf-usa.com/books/下载它的电子版。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韦斯敏斯德信条第二十五章有关教会的真理。
韦斯敏斯德信条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第二十五章–论教会 / Of the Church
  • 无形的大公教会或普世教会为过去、现在与将来在教会的元首基督之下所召集合而为一的选民总数所构成。这教会就是主的配偶、身体和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
  • The catholic or universal church, which is invisible, consists of the whole number of the elect that have been, are, or shall be gathered into one, under Christ the head thereof; and is the spouse, the body, the fulness of him that filleth all in all.
 
  • 有形的教会在福音时代(在律法时代仅限于一个民族)也是大公的、普世的,为凡承认真实宗教者,以及他们的子女构成。这教会是主耶稣基督的国度,上帝的家族,在此以外,通常没有得救的可能。
  • The visible church,  which is also catholic or universal under the Gospel, (not confined to one nation, as before under the law,) consists of all those throughout the world that profess the true religion, together with their children; and is the kingdom of the Lord Jesus Christ; the house and family of God, out of which there is no ordinary possibility of salvation.
 
  • 基督为了召集并成全在今世生活的圣徒,直到世界之末,就把牧职、圣言以及上帝的恩典赐给这大公和有形的教会。按照他的应许,借着自己的同在和圣灵,为了有效的达到这目的。
  • Unto this catholic visible church Christ hath given the ministry, oracles, and ordinances of God, for the gathering and perfecting of the saints in this life, to the end of the world; and doth by his own presence and Spirit, according to his promise, make them effectual thereunto.
 
  • 此大公教会有时比较显明,有时比较不显明。作此教会肢体的各个教会的纯正程度之差异,乃是根据其所教导并接纳之福音要理,所执行的仪式,并所守的公共礼拜的纯正程度之多寡而定。
  • This catholic church hath been sometimes more, sometimes less visible. And particular churches, which are members thereof, are more or less pure, according as the doctrine of the gospel is taught and embraced, ordinances administered, and public worship performed more or less purely in them.
 
  • 天下最纯正的教会也难免有混杂和错谬。有些教会简直不是基督的教会,腐败到成为撒但的会堂的程度;虽然如此,在地上总有按上帝旨意敬拜祂的教会。教会除主耶稣基督以外并无其他元首。不拘怎样说,罗马教会的教皇并非教会的元首,乃是那敌基督者、那大罪人、和灭亡之子,那在教会中高抬自己,抵挡基督,和一切自称为上帝的。
  • The purest churches under heaven are subject both to mixture and error; and some have so degenerated as to become no churches of Christ, but synagogues of Satan. Nevertheless, there shall be always a church on earth to worship God according to his will. There is no other head of the church but the Lord Jesus Christ: nor can the Pope of Rome in any sense be head thereof; but is that antichrist, that man of sin, and son of perdition, that exalteth himself in the church against Christ, and all that is called God.

(B)大纲

3/10/2019

 
(1)认识教会:教会的基本真理/认识(Fundamentals of Ecclesiology)
(2)活出教会:为何要来教会?(Purposes of Church Attendance)
(3)认识教会:教会的开始与发展(Beginning & Formation of the Church)
(4)活出教会:为何要加入教会?(Purposes of Church Membership)
(5)认识教会:有关教会的比喻(Biblical Images of the Church)
(6)认识教会:教会的标志和属性 (Marks & Attributes of the Church)
(7)活出教会:如何处理对教会领袖的不满?(Discontentments Against Church Leaders)
(8)认识教会:教会的治理方式和职分 (Biblical Church Polity and Offices)
(9)活出教会:如何看待教会纪律 (Biblical View of Church Discipline

(C)认识教会:教会的基本真理

3/9/2019

 
引言:有谁听过“ekklesia/教会”这个词语?“ekklesia / 教会”第一次在新约被使用是在马太福音16:18“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这里有一个问题,请大家尝试回答:“ ‘教会’这个词是否是主耶稣发明的?答案:“不是。”这就是这一堂课所要讨论的话题。首先,我们要重温韦斯敏斯德信条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第二十五章–论教会/Of the Church的内容。
  • 无形的大公教会或普世教会为过去、现在与将来在教会的元首基督之下所召集合而为一的选民总数所构成。这教会就是主的配偶、身体和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
  • The catholic or universal church, which is invisible, consists of the whole number of the elect that have been, are, or shall be gathered into one, under Christ the head thereof; and is the spouse, the body, the fulness of him that filleth all in all.

A)有关教会的新旧约名词

(1) 希伯来文旧约的两个聚会的名词:(1)qahal קָהָל [出32:1; 申9:10]; (2) edah עֵדָה [出12:3]
  • 主要的意思:上帝的众子民聚集在一起敬拜祂
 
(2) 七十士译本旧约希腊文圣经译本的两个聚会的名词 (Septuagint): ekklesia ἐκκλησία [申9:10]; synagoge συναγωγή [出12:3]
  • 旧约圣经的希腊文译本,简写为LXX。这个译本是在大约主前三十年完成的。 当时的犹太人已经被希腊文同化,有七十二位犹太学者合作把希伯来文的旧约翻译成希腊文,以便那时的犹太人阅读。好些新约引用旧约的经文是取自七十士译本。[2]更重要的是许多新约的希腊文字也是取自这个翻译本,例如ekklesia和synagoge。 
(3) 希腊文新约有两个聚会的名词: ekklesia ἐκκλησία [希 2:12; 太16:18; 使 7:38 ];synagoge συναγωγή [希10:25; 雅2:2]
  • 意思:聚集敬拜主的会众 
    • 对神学家巴文克(Bavinck)而言,这两个名词(ekklesia 和 synagoge)在新约时代是同义词。借着以上的经文可以帮助我们明白,新约时代的作者看待这两个名词都是指神的百姓聚集的意思。 
    • 在主后一百年后, synagoge成为犹太人聚会所的名词,而ekklesia却变成基督徒聚会所的名词。  

B) 耶稣如何看待教会 (太16:13-21)[3] 

“耶稣到了凯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 神的儿子。」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ekklesia)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当下,耶稣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他是基督。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太16:13–21)

“「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 (synago),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 (太 18:18–20)

1.
主耶稣是为救赎教会而来 (21节)
  • 马太福音十六章是这本福音书的转捩点。当彼得告白了主耶稣的身份后, 耶稣就向他们解释自己道成肉身的目的-是为要救赎教会/神所拣选的子民。 

2.
彼得的信仰告白 / Peter’s Confession & 和彼得这位告白者  / Peter the Confessor  (16节)
  • 主耶稣很直白地告诉彼得,他的信仰告白是他在天上的父指示他的。而这个信仰告白也就是福音最核心的观念-耶稣就是旧约所预言的弥赛亚那位受膏者,神的百姓所盼望的王,祭司和先知。教会的天国钥匙就是宣扬这福音。在使徒行传,彼得藉着宣扬这福音领人悔改归向主 (使徒行传2:41;3:4-6; 4:1-4; 5:15; 8:20。[4]  我们也在使徒行传认知使徒保罗也使用了这把钥匙 (使徒行传 20:21; 24:24-25)。

3.
耶稣的宣言  (17-19节)
  • 耶稣宣告:开关天国之门的钥匙就是福音。基本上主耶稣在告诉彼得和其他的门徒们,宣扬这福音,天国的门必定打开。没有福音,天国的门必定关闭。换句话说,神要藉着在地面上所传的道来打开在天上的门让人得永生。  
    • 海德堡要理问答(Heidelberg Catechism)的第83问:掌管天国钥匙的权柄是什么?
      • 答:就是福音的宣讲(太 16:13–21)和教会的纪律(太 18:18–20),领人悔改;借这两者,天国向信者开放,向不信者关闭。
 
C) “教会”在新约的主要四种用途[5]

1. 普世的教会 (过去, 现在和以后; 在地上和在天上)【太 16:18; 5:25-27, 32】
  • 这是指着历史历代所有神所拣选的真信徒。奥古斯丁称这位无形的教会–耶稣基督只有一个新妇,那就是这无形普世的教会。人的肉眼不能见,神却能看见。
  • 威斯敏斯德大教理问答(Westminster Larger Catechism)64问:无形教会是什么?
    • 答:无形教会包括过去、现在、未来,在元首基督名下聚集归一的所有选民(弗1:10,22-23;约10:16;11:52)
2. 信靠耶稣基督的地方教会 【启1:4; 林前1:2; 林前 16:19】
  • 这是指着在各处口里承认相信主耶稣的地方教会。这是有形的,是肉眼看得见的。
  • 威斯敏斯德大教理问答(Westminster Larger Catechism)62问:有形教会是什么?
    • 答:有形教会就是由世上各个时代、各个地方认信真宗教的人(林前1:2;12:13;罗15:9-12;启7:9;诗2:8;诗22:27-31;诗45:17;太28:19-20;赛59:21),和他们的子女(林前7:14;徒2:39;罗11:16;创17:7)所组成的一个群体。
  • 威斯敏斯德大教理问答(Westminster Larger Catechism)63问:有形教会有什么特权?
    • 答:有形教会的特权是:
      • (1)处于上帝的特别看顾和护理之下(赛4:5-6;提前4:10);
      • (2)尽管有各种仇敌的抵挡,仍在各个时代中得蒙保守(诗115;赛31:4-5;亚12:2-4,8-9);
      • (3)享有圣徒的交通,和通常的蒙恩之道(徒2:39,42),以及耶稣在福音事奉中向其所有成员发出的恩典的邀约,见证一切信祂的人都会得救(诗147:19-20;罗9:4;弗4:11-12;可16:15-16),凡来到祂面前的人,都不会被丢弃(约6:37)。

3. 聚集在一处敬拜主的信徒 【使 14:23; 罗 16:35】
  • 这一般指的是一小群的基督徒(至少两三个人)聚在一处敬拜神。当保罗和巴拿巴在亚细亚第一次宣教之旅的时候,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协助这些没有领袖的教会设立长老,藉着他们牧养教会的弟兄姐妹们。

4.
一群合一的聚会点 【使4】
  • 在使徒行传第四章,我们也观察到在耶路撒冷的教会会友至少有五千多人,而在那时他们并不是全都聚集在同一处敬拜神。然而,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医生仍然称所有的聚会点为一个教会。


[1] Douglas F. Kelly, “Systematic Theology II: Ecclesiology and Sacraments” (lecture, Reformed Theological Seminary, Charlotte, NC, Spring, 2015).

[2] 王瑞珍 et al., eds., “Septuagint,”《英漢》神學名詞辭典 (台北市: 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 1998), 623.

[3] Derek W. H. Thomas, “Systematic Theology III: Ecclesiology and Sacraments” (lecture, Reformed Theological Seminary, Atlanta, GA, Winter, 2017).
 

[4] William Hendriksen and Simon J. Kistemaker, Exposition of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tthew (vol. 9;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53–2001), 648–649.

[5] James Bannerman, The Church of Christ, (Banner of Truth Trust: London, 1869), 5-18.

(D) 活出教会:为何要来教会?

3/8/2019

 
《认识教会, 活出教会》系列引言:  我们活在一个消费主义(consumerism)的时代,你觉得这种观念如何影响了人来教会的动机?【讨论 5-10 分钟】《认识教会, 活出教会》系列
今天,我们要来谈的话题就是针对这样的看法。换句话说,我们要思想这个问题–“我们为何要来教会?来教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1) 来教会的目的: 一同保守交付我们的福音我们在第一堂课谈到耶稣把天堂的钥匙交给了教会 -这个钥匙就是福音,就是彼得的信仰告白(Confession)-“耶稣是基督”。

“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并且显给矶法看,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看;后来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还在,却也有已经睡了的。” (林前 15:3–6)

A2) 来教会的目的:一同完成大使命我们在第一堂课谈到耶稣把天堂的钥匙交给了教会 -这个钥匙就是福音,就是彼得的信仰告白 (Confession)- “耶稣是基督”。今天我们一同来到教会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一起守住福音,一起传开福音。这就是耶稣所讲的大使命: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太 28:18–20)
我们谈到大使命的时候,我们一般会有这两种很普遍的想法:

第一, “大使命就是对外传福音”
  • 回复:大使命包含了一个主要的命令(Imperative)-那就是“使万民作我的门徒。”接下来,主耶稣进一步解释如何使万民做他的门徒。第一, 给信靠主的人施洗(19节),归入主的名下。第二,教导信靠主的人遵守耶稣的教训(20节)。因此,大使命有对外的一方面,也有对内的一方面。
 
 
第二, “大使命是耶稣给每一个基督徒的命令。”
  • 回复:既然大使命包括了两方面(施洗和教导),这就是耶稣要使徒们设立教会的目的。耶稣的心意是要借着教会完成这个训练门徒的工作。使徒们设立教会的用意是按着耶稣的吩咐,借着教会来完成大使命。这不是基督徒自己单方面的行动。此外,我们一般对门徒训练的想法会立刻想到某种教材等等。 然而耶稣的命令告诉我们,门徒训练与教导的工作息息相关。换句话说,讲道本身就是教导的工作,就是圣经完成大使命的方式。  

A3) 来教会的目的:一同成为耶稣的门徒每个主日的崇拜就是神设立训练门徒的主要方式, 信徒们借着敬拜主生命成长。

“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 (来 10:24-25)

A4) 来教会的目的: 一同聚集敬拜主从一开始,起初的教会就在每周的第一天(太28:1;可16:2;路24:1;约20:1,19-20;使20:7;林前16:2)记念主的复活,一同等候基督耶稣的降临。 

“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 (来 10:24-25)

A5) 来教会的目的: 一同聚集按恩赐服侍主“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 (弗 4:1–7,16)

每一个基督徒都是蒙恩的人–从主耶稣所量给我们各人不同的恩赐来参与教会的工作。 因此每一个信徒在神的教会里都有可扮演的角色 (罗12:6-8; 林前12:11, 28),与众人同心造就教会 (林前14:12, 。
 
 
B) 讨论话题:如何发掘自己的恩赐?“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 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若有讲道的,要按着 神的圣言讲;若有服事人的,要按着 神所赐的力量服事,叫 神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原来荣耀、权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彼前 4:10–11)
​
第一个步骤:向领袖询问教会各方面的需要(教导的需要, 服侍人的需要)
 
第二个步骤:向神祷告–为教会的这些需要和领袖们代祷; 求主帮助
你认知自己所得的恩赐并呼召你或加添你负担来服侍祂的教会
 
第三个步骤:向成熟的弟兄姐妹们,属灵的人肯定自己的恩赐
 
第四个步骤:开始在教会参与服侍

(E) 认识教会:教会的开始与发展

3/7/2019

 
引言:我们先以是非题的方式简略回顾过去两周所学的功课。
(1) ekklesia 这个希腊文字是耶稣发明的? 【参第一课】
(2)  是否聚会这个观念是旧约至新约的主题之一? 【参第一课】《认识教会, 活出教会》系列
(3)  天国的钥匙(keys)是洗礼和守圣餐?【参第一课】
(4) 新约圣经里,教会这个名词是否只有一个用途?【参第一课】
(5) 来参加教会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来找男女朋友?【参第二课】
(6) 谁知道发掘恩赐的四个步骤?【参第二课】

接下来,我们一起复习韦斯敏斯德信条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第二十五章 – 论教会 / Of the Church
  • 有形的教会在福音时代(在律法时代仅限于一个民族)也是大公的、普世的,为凡承认真实宗教者,以及彼等之子女所构成。这教会是主耶稣基督的国度,上帝的家族,在此以外,通常没有得救的可能。
  • The visible church, which is also catholic or universal under the Gospel, (not confined to one nation, as before under the law,) consists of all those throughout the world that profess the true religion, together with their children; and is the kingdom of the Lord Jesus Christ; the house and family of God, out of which there is no ordinary possibility of salvation.

A)  从圣约神学 (Covenant Theology) 看教会的开始[2]除了借着ekklesia/教会的名词来自于翻译旧约“聚会”的名词来认知旧约和新约的连贯性以外, 我们也需要认识旧约的聚会/教会就是与神立约的以色列人。 

藉着新约作者认知旧约的教会就是与神立约的以色列(使7:38; 希2:12; 罗11:16b,18; 出 19:5-6; 彼前2:9-10; 王上 8:14, 22, 55, 65)[3]
  1. 新约称呼旧约以色列民为教会 (使 7:38; 希 2:12):
    1. “这人曾在旷野会中(ekklesia–教会)和西奈山上,与那对他说话的天使同在,又与我们的祖宗同在,并且领受活泼的圣言传给我们。” (使 7:38)
    2. “说:我要将你的名传与我的弟兄,在会中(ekklesia–教会)我要颂扬你;”(希 2:12)
  2. 使徒们的教导(罗 11:16b,18; 彼 前 2:9–10):
    1. “树根若是圣洁,树枝也就圣洁了。你就不可向旧枝子夸口;若是夸口,当知道不是你托着根,乃是根托着你。”(罗 11:16b,18)
      1. 保罗的比喻很清楚:提醒我们这不是两棵不同的树,而是同一棵,所有的枝子都连于这棵树。
      2.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 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作了 神的子民;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了怜恤。”(彼前 2:9–10)
        1. “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这些话你要告诉以色列人。」” (出 19:5–6; 参申4:20, 7:6, 14:2, 26:18)
          1. 使徒彼得在彼前2:9-10引用了旧约出埃及记19:5-6。 如此看来,使徒彼得深信新约信徒和旧约信徒在神的眼里都是神所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 神的子民。
        2. 韦斯敏斯德信条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第二十五章-论教会/ Of the Church
          1. (二)有形的教会在福音时代(在律法时代仅限于一个民族)也是大公的、普世的,为凡承认真实宗教者,以及彼等之子女所构成。这教会是主耶稣基督的国度,上帝的家族,在此以外,通常没有得救的可能。 The visible church, which is also catholic or universal under the Gospel, (not confined to one nation, as before under the law,) consists of all those throughout the world that profess the true religion, together with their children; and is the kingdom of the Lord Jesus Christ; the house and family of God, out of which there is no ordinary possibility of salvation.

藉着圣约神学的核心原则–以马内利原则(Immanuel Principle)就是:“你们要做的我的子民, 我要做你们的神”认知旧约的教会就是与神立约的以色列 [4]  
  • 贯穿新旧约的核心观念就是神与我们立约,即以马内利原则。每当神与人立约的时候,祂说给予他们的最基要的应许就是:神答应与他们同在,做他们的神, 而他们要成为祂的子民。 因此, 以马内利原则是一个重要的圣经主题:为要突出神一开始的旨意乃是拯救他所拣选的子民,与他们有一个独特的关系。而这个关系并不是仅仅属于旧约的以色列教会,这个应许也是属于新约的教会。
    • 亚伯拉罕之约:
      • “我要与你并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坚立我的约,作永远的约,是要作你和你后裔的 神。我要将你现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赐给你和你的后裔永远为业,我也必作他们的 神。」” (创 17:7-8)
 
  • 摩西之约:
    • “我要以你们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们的 神。你们要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 神,是救你们脱离埃及人之重担的。” (出 6:7)
    • “「我是耶和华—你的 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 (出 20:2)
    • “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间,作他们的 神。他们必知道我是耶和华—他们的 神,是将他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为要住在他们中间。我是耶和华—他们的 神。」” (出 29:45–46)
 
  • 大卫之约: 
    • “你曾坚立你的民以色列作你的子民,直到永远;你—耶和华也作了他们的 神。” (撒下 7:24)
 
  • 耶利米所预言的新约: 
    • “耶和华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 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耶 31:33; 参耶 32:38–40; 结 34:23–25, 30, 31; 36:25–28; 37:26, 27)
 
  • 新约教会的应许:
    • “神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因为我们是永生 神的殿,就如 神曾说: 我要在他们中间居住, 在他们中间来往; 我要作他们的 神; 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林后 6:16)
    • “主又说: 那些日子以后, 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 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 写在他们心上; 我要作他们的 神; 他们要作我的子民。” (希 8:10)
 
  • 新天新地的应许:
    • “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 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 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 神。” (启 21:3)
​
B)  从历史看新约教会的开始[5]成立教会崇拜与新约会堂的关系:

十六世纪开始的改革运动除了纠正教义上的错误以外, 改革家们也开始带领教会回到新约时代和教父(Church Fathers)时代。从而帮助众教会回归到简朴的敬拜方式。 换句话说, 改革运动的其中一个成果就是使教会的崇拜方式犹如新约时代的基督徒会堂。  

在那时的会堂的基本崇拜次序和我们今天的敬拜方式除了举行圣礼以外,其余的非常相似。 在聚会的一开始以申命记六章为崇拜开始的呼召。 接下来有公祷, 赞美, 宣读旧约圣经和讲解所宣读的经文。如此看来,当时的崇拜焦点乃是神的话语和祷告,而这也成为了改革家的焦点。 如果敬拜神却没有使用神自己设立的蒙恩之道来亲近祂,寻求祂的恩典的话(就是宣传神的话语和祷告),这样的崇拜是徒然的。

改革家不仅仅带领教会回到起初教会以神的话语和祷告为中心的敬拜方式, 他们也按着会堂的方式来改变崇拜厅的摆设方式。在罗马天主教堂里,聚会厅的焦点就是圣餐桌,而讲台一般是摆在一旁。改革家清楚明白圣礼若没有神的话语的宣传,圣礼也必定成为了迷信,因此设立教会的讲台在聚会厅前面, 而在讲台的前面就是圣餐桌。这样的摆设为要突出讲道和圣餐礼有密切的关系。没有神的话语,圣礼就很容易失去它原本的神学含义。除此以外,聚会厅的布置以简朴为主要概念,为要帮助信徒们专注聆听神的话语,以心灵和诚实来敬拜神。  
​
这样看来,我们必须思想这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才是讨神喜悦的敬拜?”。讨神欢喜,荣神益人的敬拜应当是以神的话语为准则的敬拜。圣经给予信徒们清楚的教导,指示我们当在主日崇拜时【1】歌唱赞美(弗5:18-19; 西3:16),【2】公祷(提前2:1-2),【3】读经和讲道(提前4:13; 多1:1-3; 西4:16),【4】圣礼-洗礼和圣餐礼(林前11:17-34)。 
 


[1] Douglas F. Kelly, “Systematic Theology II: Ecclesiology and Sacraments” (lecture, Reformed Theological Seminary, Charlotte, NC, Spring, 2015).
 

[2] D. Blair Smith, “Covenant Theology” (lecture, Reformed Theological Seminary, Charlotte, NC, Spring, 2017).

[3] James O. Buswell, A Systematic Theology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Pub. House, 1962), 420.

[4] L. Berkhof, Systematic Theology (Grand Rapids, MI: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38), 277.

[5] Douglas F. Kelly, “Systematic Theology II: Ecclesiology and Sacraments” (lecture, Reformed Theological Seminary, Charlotte, NC, Spring, 2015).

​
​

(F) 活出教会:为何要加入教会?

3/6/2019

 
引言:  我们活在一个消费主义(consumerism)的时代,你觉得这种观念如何影响了人来教会的动机?【讨论 5-10 分钟】
今天,我们要来谈的话题就是针对这样的看法。换句话说,我们要思想这个问题–“我们为何要来教会?来教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1) 来教会的目的: 一同保守交付我们的福音我们在第一堂课谈到耶稣把天堂的钥匙交给了教会 -这个钥匙就是福音,就是彼得的信仰告白(Confession)-“耶稣是基督”。

“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并且显给矶法看,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看;后来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还在,却也有已经睡了的。” (林前 15:3–6)

A2) 来教会的目的:一同完成大使命我们在第一堂课谈到耶稣把天堂的钥匙交给了教会 -这个钥匙就是福音,就是彼得的信仰告白 (Confession)- “耶稣是基督”。今天我们一同来到教会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一起守住福音,一起传开福音。这就是耶稣所讲的大使命: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太 28:18–20)
我们谈到大使命的时候,我们一般会有这两种很普遍的想法:

第一, “大使命就是对外传福音”
  • 回复:大使命包含了一个主要的命令(Imperative)-那就是“使万民作我的门徒。”接下来,主耶稣进一步解释如何使万民做他的门徒。第一, 给信靠主的人施洗(19节),归入主的名下。第二,教导信靠主的人遵守耶稣的教训(20节)。因此,大使命有对外的一方面,也有对内的一方面。
 
 
第二, “大使命是耶稣给每一个基督徒的命令。”
  • 回复:既然大使命包括了两方面(施洗和教导),这就是耶稣要使徒们设立教会的目的。耶稣的心意是要借着教会完成这个训练门徒的工作。使徒们设立教会的用意是按着耶稣的吩咐,借着教会来完成大使命。这不是基督徒自己单方面的行动。此外,我们一般对门徒训练的想法会立刻想到某种教材等等。 然而耶稣的命令告诉我们,门徒训练与教导的工作息息相关。换句话说,讲道本身就是教导的工作,就是圣经完成大使命的方式。  

A3) 来教会的目的:一同成为耶稣的门徒每个主日的崇拜就是神设立训练门徒的主要方式, 信徒们借着敬拜主生命成长。

“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 (来 10:24-25)

A4) 来教会的目的: 一同聚集敬拜主从一开始,起初的教会就在每周的第一天(太28:1;可16:2;路24:1;约20:1,19-20;使20:7;林前16:2)记念主的复活,一同等候基督耶稣的降临。 

“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 (来 10:24-25)

A5) 来教会的目的: 一同聚集按恩赐服侍主“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 (弗 4:1–7,16)

每一个基督徒都是蒙恩的人–从主耶稣所量给我们各人不同的恩赐来参与教会的工作。 因此每一个信徒在神的教会里都有可扮演的角色 (罗12:6-8; 林前12:11, 28),与众人同心造就教会 (林前14:12, 。
 
 
B) 讨论话题:如何发掘自己的恩赐?“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 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若有讲道的,要按着 神的圣言讲;若有服事人的,要按着 神所赐的力量服事,叫 神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原来荣耀、权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彼前 4:10–11)
​
第一个步骤:向领袖询问教会各方面的需要(教导的需要, 服侍人的需要)
 
第二个步骤:向神祷告–为教会的这些需要和领袖们代祷; 求主帮助
你认知自己所得的恩赐并呼召你或加添你负担来服侍祂的教会
 
第三个步骤:向成熟的弟兄姐妹们,属灵的人肯定自己的恩赐
 
第四个步骤:开始在教会参与服侍

(G) 认识教会:有关教会的圣经比喻

3/5/2019

 
引言:请问谁曾经出国旅行只拍过一张照片?只凭一张照片能否让别人明白体会你此行的一切经历?其实我们都晓得这是不可能的。原因是我们一生(无论是怎样的人生)的经历是非常丰富多样化的。这不是一张照片那么简单。借着同样的道理,我在改革宗神学院 (Reformed Theological Seminary Charlotte)的教授(Dr. Douglas Kelly)告诉我们神在圣经里给了我们许多关于教会的“照片”为要帮助我们深入地明白教会–这个保罗称为“奥秘”的教会 -“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借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弗 3:6)

A)   教会为新妇 / Church as the Bride
经文:
  • 赛62:4-5; 林后 11:2; 弗5:22-27; 启19:7, 21:2, 22:17;

“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又是教会全体的救主。教会怎样顺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样凡事顺服丈夫。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要用水借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可以献给自己,作个荣耀的教会,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 (弗 5:22–27)

使徒保罗借着以上的经文清楚地让我们明白基督看待教会为自己的新妇(bride)因此他愿意为她附上一切的代价为她舍己,洁净她,使她圣洁,使她得荣耀,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没有瑕疵。对神而言,这不是今天我们摩登人看待婚姻的堕落观念,而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婚约。

在我们的教会举行婚礼,对父母亲而言,或许是一开始的那一幕,父亲牵着新娘的手进入教堂过后把新娘交给新郎。其实在亘古之前,这就是圣父对圣子所做的事: 因为三位一体神之间彼此相爱的缘故把教会永远永远地许配给祂的儿子。从圣约神学的角度,这就是三一真神在创立世界以前所立的救赎之约 (Covenant of Redemption)。

“正如你曾赐给他权柄管理凡有血气的,叫他将永生赐给你所赐给他的人。” (约 17:2)

“「你从世上赐给我的人,我已将你的名显明与他们。他们本是你的,你将他们赐给我,他们也遵守了你的道。” (约 17:6)
“父啊,我在哪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那里,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因为创立世界以前,你已经爱我了。” (约 17:24)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圣父所赐给圣子的教会自古以来只有一个。换句话说,神在创立世界以前只有一个计划,祂选择了借着祂的话语向我们逐渐地解释这个计划。

应用:
  • 以新郎爱新妇的心态来爱神的教会
    • 出生于美国,在费城韦敏斯德神学院范泰尔门下受教的薛佛牧师(Schaffer, Francis)在他所写的小册子“基督徒的标志/The Mark of the Christian”强调这就是在言语也在行为上的爱 (an observable love)。身为基督徒,我们当如何看别人比自己强,彼此相顾,彼此认罪、寻求原谅,和彼此饶恕。使这个身体渐渐生长的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牺牲的爱。
 
  • 以新郎维护教会的心态来保守教会的圣洁
    • 以后我们会谈为什么教会必须实施教会纪律。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使教会圣洁。如果教会领袖发现教会里面有羞辱神的罪而不愿意对付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真的不明白主耶稣道成肉身的目的了!
 
B) 教会为基督的身子 / Church as the Body of Christ
经文:
  • 林前12:13; 西1:18-22, 2:19; 弗1:22-23, 4:15


“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腊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 (林前 12:13)
“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你们就是基督的身子,并且各自作肢体。神在教会所设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师,其次是行异能的,再次是得恩赐医病的,帮助人的,治理事的,说方言的。” (林前 12:26–28)

在这里,使徒保罗使用另外一个图像/比喻让我们明白教会与神的关系–教会为基督的身子。上帝借着圣灵的工作使我们与耶稣合而为一,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林前12:13)。
 
“他也是教会全体之首(头 / head)。他是元始,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他里面居住。” (西 1:18–19)

使徒保罗继续在歌罗西书第一章教导歌罗西教会的弟兄姐妹们关于主耶稣的身份。 在十八节的上文,基督耶稣是创造万物的主宰,也是万有所靠的上帝 (西1:16-17)。

不但如此,他也是教会的头, 而教会就是祂的身子。既然保罗使用头与身子的比喻,他要突出教会与基督那在生命上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与主的联合 / union with Christ (约15, 17; 弗2:6 )。以弗所书1:22-23给予教会(基督的身体)的应许乃是要使充满万有的耶稣的丰满也充满祂的身体使他们效法神儿子的模样 (弗 1:22–23; 西2:3, 10; 约1:14, 5:26; 太28:18)。 不但如此,保罗继续在歌罗西书2:19提起“全身既然靠着他,筋节得以相助联络,就因 神大得长进。”
 
应用:
  • 教会的合一 / Unity of the body
    • 弟兄姐妹们,教会必须合一。除非是基本教义上的妥协,我们必须靠着主给我们的力量和爱在主里合一(林前 10:17, 12:12, 20)。

C) 教会为羊圈 / Church as the Sheepfold
经文:
  • 诗23; 赛40:11; 结34:11-24; 约10:7-9; 彼前5:4

 “所以,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就是羊的门。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贼,是强盗;羊却不听他们。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 (约 10:7–9)
​
在这里主耶稣使用了另一个比喻来解释他是羊群的唯一一道门。犹如他在十四章六节所说的“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得永生的途径只能是通过主耶稣为我们所成就的救赎工作。[2] 耶稣借着他是羊群的门和好牧者的比喻来带出教会为主耶稣的羊圈。

“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 (约 10:16)
 
应用:
  • 自卑顺服(彼前5:5-6)
 “你们年幼的,也要顺服年长的。就是你们众人也都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因为 神阻挡骄傲的人, 赐恩给谦卑的人。 所以,你们要自卑,服在 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他必叫你们升高。” (彼前 5:5–6)
 
  • 信任顾念我们的牧长(彼前5:7)
“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 神,因为他顾念你们/...because he cares for you。” (彼前 5:7)
 
D) 教会为田地/Church as the Field
经文:
  • 林前3:9; 太21:33-46; 赛5:1-2
“亚波罗算什么?保罗算什么?无非是执事,照主所赐给他们各人的,引导你们相信。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 神叫他生长。可见栽种的,算不得什么,浇灌的,也算不得什么;只在那叫他生长的 神。栽种的和浇灌的,都是一样,但将来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赏赐。因为我们是与 神同工的;你们是 神所耕种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 (林前 3:5–9)

保罗在这里使用教会为田地的比喻来带出神在这个田地里积极的工作。注意:田地本身是被动的,而神却选择了用不同的工人来撒种,栽种和浇灌的途径来使田地的种子生长,发芽和结果。[3]
 
应用:
  • 存谦卑的心志在任何的岗位上学习服侍使我们生长的神
 
E) 教会为房屋 / Church as the Building
经文:
  • 诗118:22; 林前3:9-11; 弗2:22; 彼前 2.4-5
 “因为我们是与 神同工的;你们是 神所耕种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我照 神所给我的恩,好像一个聪明的工头,立好了根基,有别人在上面建造;只是各人要谨慎怎样在上面建造。因为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 (林前 3:9–11)
​
应用:
  • 守护真理和福音(提前 3:15)
    • “倘若我耽延日久,你也可以知道在 神的家中当怎样行。这家就是永生 神的教会,真理的柱石和根基。” (提前 3:15)
 
  • 成圣的渐进性
    • 弟兄姐妹们给予彼此耐心和恩典
      • 弟兄姐妹们,所有的房屋的建造都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在主里的这个属灵大家庭里,我们必须学习给予彼此时间成长。这个成圣的道路是一生一世的。
 


[1] Douglas F. Kelly, “Systematic Theology II: Ecclesiology and Sacraments” (lecture, Reformed Theological Seminary, Charlotte, NC, Spring, 2015).
 

[2] D. A. Carso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The Pilla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Leicester, England; Grand Rapids, MI: Inter-Varsity Press; W.B. Eerdmans, 1991), 385.

[3] John Calvin, The First Epistle of Paul the Apostle to the Corinthians, Calvin’s Commentary series, trans. John W. Fraser (reprint ed.;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6), p. 72. Simon J. Kistemaker and William Hendriksen, Exposition of th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vol. 18;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53–2001), 108.

(H) 认识教会:教会的特性和标记

3/5/2019

 
引言:活动–请和你身边的弟兄姐妹们稍微讨论,什么才是华人的素质,应该是怎样的? 你能用你们所举例的素质来分辨一个人是否是一个华人吗?其实不容易的,对吗?这样的分辨存在着相对的问题。那么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分辨谁才是华人而谁不是华人?通过看得见的样貌特征–因为这是主观的。怎么说呢?华人的样貌特征是:黄皮肤,黑色的头发,黑色的眼眸。   
主后325年的尼西亚大会公认了真正教会四个特别的属性–那就是:
(1)教会的合一性/Unity;(2)圣洁性/Holiness;(3)普世性/Catholicism;(4)众使徒性/Apostolocity。到了十六世纪,改革家仍然同意这四个属性,不过,他们察觉单单依靠这四个属性相当难客观地辩明哪一种教会才是真教会。因此,他们从圣经摘出了三个基本的标志来辩明真和假的教会。对改革家而言,他们并不满意于天主教认为真正的教会的属性纯属罗马教会的体系。今天,我们先来认识这四个特性(4 attributes)过后再来思想改革家所研发的三个标志(3 marks)。
 
A) 教会的特性 / Attributes of the Church
1.    教会的联合性 (Oneness/Unity)
  • 弗4:13-16; 约17:20-23, 林前12:12-31; 弗4:4-5
我 不 但 为 这 些 人 祈 求 , 也 为 那 些 因 他 们 的 话 信 我 的 人 祈 求 ,使 他 们 都 合 而 为 一 。 正 如 你 父 在 我 里 面 , 我 在 你 里 面 , 使 他 们 也 在 我 们 里 面 , 叫 世 人 可 以 信 你 差 了 我 来 。你 所 赐 给 我 的 荣 耀 , 我 已 赐 给 他 们 , 使 他 们 合 而 为 一 , 像 我 们 合 而 为 一 。我 在 他 们 里 面 , 你 在 我 里 面 , 使 他 们 完 完 全 全 的 合 而 为 一 , 叫 世 人 知 道 你 差 了 我 来 , 也 知 道 你 爱 他 们 如 同 爱 我 一 样 。(约 17:20-23)
全 身 都 靠 他 联 络 得 合 式 , 百 节 各 按 各 职 , 照 着 各 体 的 功 用 彼 此 相 助 , 便 叫 身 体 渐 渐 增 长 , 在 爱 中 建 立 自 己 。(弗 4:16)

因为我们与主耶稣的联合(union with Christ), 所有蒙神选召的信徒都犹如不同肢体连于身子。[2] 弟兄姐妹们,与基督耶稣联合的教义在救赎论里面是一个主要的教义。我们为什么得蒙称义?因为我们与主耶稣联合。我们为什么得儿子的名分? 因为我们与主耶稣联合。我们为什么成圣?因为我们与主耶稣联合。从某个角度来看,我们还没有重生得救之前并非与主耶稣联合。不过,当我们重生得救后,我们借着圣灵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主耶稣联合了。因为如此,我们上周才会用了一堂课带出圣经里突出耶稣与教会之间的关系的比喻。身体和头带出我们与主耶稣的联合。丈夫与妻子也带出我们与主耶稣的联合。枝子与葡萄树也带出我们与主耶稣的联合。因为我们与主耶稣的联合–他的死也成为我们的死。他的复活也成为了我们的复活。弟兄姐妹们,这是一个圣经所教导我们的奥秘。[3] 因此,保罗才会这么地教导加拉太教会和罗马教会:
  •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 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 (加 2:20)
  • “所以,我们借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借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 (罗 6:4)

应用:
弟兄姐妹们,我们必须合一!因为我们都是与主耶稣联合的人。诚心相信主耶稣的人是与主联合的!从这个角度,我们来一起领受圣餐的时候,也是一个家宴。在主里面的人一起地来用餐–主耶稣是这个宴席的主人,而我们是主里面的一家人。因为如此,你会发现我们的教会领受圣餐的时候,不是你拿了就自己独自吃和喝,而是一起地吃喝。这是为要代表我们在主里面的联合。我的教授曾经在爱尔兰教会服侍多年–他们守圣餐的传统而是指一个大饼和一个杯。为什么他们会如此做? 因为我们都是与主联合的亲人。圣餐既然是一个家宴,它不仅仅往后看主耶稣基督为我们付上的代价,它也指向启示录的那一天。[4]
  • “我听见好像群众的声音,众水的声音,大雷的声音,说:哈利路亚!因为主—我们的 神、 全能者作王了。我们要欢喜快乐,将荣耀归给他。因为,羔羊婚娶的时候到了; 新妇也自己预备好了, 就蒙恩得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 (这细麻衣就是圣徒所行的义。)天使吩咐我说:「你要写上:凡被请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又对我说:「这是 神真实的话。」”(启 19:6–9)
 
2. 教会的圣洁性 (Sanctam  (holy)
 
弟兄姐妹们, 请问在新约书信中写给哪一间教会的信件是最多也是最长的? 是哥林多教会。也许对我们一些人,这是一间污秽的教会。使徒保罗是如何地称呼他们呢?
“写信给在哥林多 神的教会,就是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作圣徒的,以及所有在各处求告我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人。基督是他们的主,也是我们的主。” (林前 1:2)
当我们继续读哥林多前后书的时候,你会发现教会里面的张力(tension)。从主耶稣救赎工作的角度,教会在地位上已经圣洁了。因此保罗称哥林多教会的会友为“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作圣徒的”。然而从实际生活的角度,我们还没有完全成圣-因为我们现在就处在这个张力当中已然未然的状况("already and not yet")。[5] 那么这种状况几时才会停止?直到我们见主面的时候。因此韦斯敏斯德信条: 第二十五章的第五段才会如此诠释:
五、  天下最纯正的教会也难免有混杂和错谬。有些教会简直不是基督的教会,腐败到成为撒但的会堂的程度;虽然如此,在地上总有按上帝旨意敬拜他的教会。The purest churches under heaven are subject both to mixture and error; and some have so degenerated as to become no churches of Christ, but synagogues of Satan. Nevertheless, there shall be always a church on earth to worship God according to his will.

应用:
韦斯敏斯德信条的这段话可能使我们感觉到气馁,对人失望。在圣经的记载中,你是否发现圣经伟人们常常叫我们失望?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是完全圣洁毫无瑕疵的–他就是主耶稣。传道人不是超人–更不是圣人。假如我们是完全无瑕疵的话,那我们根本不需要救主。我们跟你们一样,也在成圣之路的途中。请为你们的牧者,传道人,教会领袖祷告。求主叫他们不遇见试探,远离那恶者!当教会领袖做错事情绊倒你们的时候,该怎么办?下周的课程,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处理对教会领袖的不满。 另外,要记得–在这个世界上属于主耶稣的每一间教会都在成长,都在改革。教会已经改革,教会仍继续改革/ecclesia reformata, semper reformana/church reformed, always reforming。 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既然教会已经借着合乎圣经的教义,改革了崇拜,改革了治理,我们要继续在我们的心里和生命里不断的被神的话语和圣灵更新。[6]
 
 
3. 教会的大公性/普世性 (Catholicam; universal)
 
因为我们在第一课已经教导了这个观念, 因此我们不会花太多的时间解释这个特性。 借着威斯敏斯德大教理问答(Westminster Larger Catechism)64问来总结:
  • 64问: 无形教会是什么?
    • 答:无形教会包括过去、现在、未来,在元首基督名下聚集归一的所有选民(弗1:10,22-23;约10:16;11:52)
应用:
弟兄姐妹们,请问:在周一(就是明天)-宣信教会在哪里? “Where is the church on Monday?” 这道问题帮助我们明白教会不仅仅是一个机构/institution。这个没错–我们有职员,规条,章程,节目,团契等等。不过, 教会也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 (the church is also a living organism)。明天宣信教会仍然存在,在主日所听的道,圣徒之间的交通成为新的一个星期的帮助和力量!大家在这个成圣的真理上不断的归正/semper reformanda.   

4. 教会的众使徒性/传承使徒的信仰(Apostolic)
  • 弗2:20; 多1:1-3
这 样 , 你 们 不 再 作 外 人 和 客 旅 , 是 与 圣 徒 同 国 , 是 神 家 里 的 人 了 ;并 且 被 建 造 在 使 徒 和 先 知 的 根 基 上 , 有 基 督 耶 稣 自 己 为 房 角 石 ,各 ( 或 作 : 全 ) 房 靠 他 联 络 得 合 式 , 渐 渐 成 为 主 的 圣 殿 。 (弗2:19-21)
圣经清楚地教导教会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乃是传承使徒的信仰(林前15:3-11)。 当保罗写信给提多的时候,你看看他如何地来解释他的工作:

“神的仆人,耶稣基督的使徒保罗,凭着 神选民的信心与敬虔真理的知识,盼望那无谎言的 神在万古之先所应许的永生,到了日期,借着传扬的工夫把他的道显明了;这传扬的责任是按着 神—我们救主的命令交托了我。现在写信给提多,就是照着我们共信之道作我真儿子的。愿恩惠、平安从父 神和我们的救主基督耶稣归与你!” (多 1:1–4)

这就是十六世纪改革后的一个重要结果。神的教会必须宣读神的话语,尤其是宣讲神的真道。这是我们的救主耶稣交托给使徒们,也是我们必须传承下去的。既然使徒们是教会的根基,我们传承他们的信仰和所宣扬的福音就是改革家归回使徒们和教父的教会。对加尔文而言,从这个角度来看,天主教其实是一个离弃使徒信仰的教会。

B) 教会的标记 / Marks of the Church

​我们一开始的时候,列举了一些素质来分辨谁是华人。其实单凭这些不容易辨认。因此我们需要一些客观的标志来区分,例如:肤色,头发,眼眸/eye pupil。保守派的神学家同意教会有三个最主要的标志。韦斯敏斯德信条提起了两个。
韦斯敏斯德信条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第二十五章–论教会 / Of the Church:
​
(四) 基督为了召开并成全在今世生活的圣徒,直到世界之末,就把牧职、圣言以及上帝的恩典(圣礼)赐给这大公和有形的教会。按照他的应许,借着自己的同在和圣灵,为达成目的而使之生效。Unto this catholic visible church Christ hath given the ministry, oracles, and ordinances of God, for the gathering and perfecting of the saints in this life, to the end of the world; and doth by his own presence and Spirit, according to his promise, make them effectual thereunto.

罗马天主教也面对同样的挑战,因此他们按照等级制度定义教会的重要标志-“教皇所在之处即是教会”。 - “Where the pope is, there is the church" (ubi papa, ibi ecclesia) 。这就是天主教的教皇无谬说 - Infallibility of the Pope.     
教皇无谬说- 一八七○年于第一次梵蒂冈会议中定义:「……教皇在说话时,具有最高使徒的权威,关于信仰与道德也立下了教义与原则,普世教会都当遵守。教皇有神与之同在,享有圣彼得同等无謬的能力。」亦即谓教皇在行使职权时,对于教义或道德问题之言论绝无谬误。其决定就是最后的决定,无须待大会议会认可,亦不受该议会的厘定与修正。
 
1.    传扬主道   / Preaching of the Word:
  • 林前15:3; 多1:1-3; 罗10:17
 
2.    正常执行圣礼 / Sacraments: 
  • 太 28:18–20; 林前11:23-26
 
3.    实施教会纪律实施教会惩戒教会纪律 / Church Discipline:

 
 


[1] Derek W. H. Thomas, “Systematic Theology III: Ecclesiology and Sacraments” (lecture, Reformed Theological Seminary, Atlanta, GA, Winter, 2017).

[2] John Calvin,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 2 (ed. John T. McNeill; trans. Ford Lewis Battles; vol. 1; The Library of Christian Classics; Louisville, KY: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011), 1014.

[3] Notes from Dr Derek Thomas

[4] Notes from Dr Derek Thomas

[5] G.C. Berkouwer deals with this tension very perceptively in The Church, pp. 313-333.

[6] See Ligonier’s article - https://www.ligonier.org/blog/what-does-semper-reformanda-mean/

(I) 活出教会:如何处理对教会领袖的不满?

3/4/2019

 
引言:当我们对教会不满的时候, 有那些处理不满的方式会破坏教会的合一?【讨论 5-10 分钟】以下是一些很普遍对教会不满的例子。
  • “教会不能供应我的需要。”
    • 回顾第二课所谈到的参加教会的5个原因。
      • 保守福音
      • 完成大使命
      • 成为耶稣的门徒
      • 一同敬拜神
      • 一同服侍主
    • 要小心提防消费者主义的心态
  • “教会不能满足我对_____ 方面的需要”
  • “我不能爱这间教会的会友!”
今天的课程就是思想要如何按着神的话语来正确地处理对教会和领袖的不满。 
 
A) 不妥善地处理对教会领袖的一些后果 / Consequences of Poor Responses to Discontentment
  • 分门结党 (林前1:10)
  • 发怨言, 起争论 (腓2:14-15)
  • 其他:
    • ... 

B) 解决对教会领袖的不满的四个属灵步骤/ 4 Steps of Addressing Discontentment

​第一步骤:检查与思想
这样的不满是否是出于自己肉体的情欲或不良的动机? 如果是的话, 应该来到神的面前寻求主的原谅。与此同时,必须思想这样的不满是否因为领袖违背了圣经的教导。
“神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 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 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 并洁除我的罪!” (诗 51:1–2)
 
第二步骤:为领袖们祷告
学习借着我们的祷告爱惜教会的领袖。 也求主帮助我们学习腓利比2:3的功课。
“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 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已强。” (腓 2:3)

第三步骤:求主赐智慧–如何用爱心向领袖说诚实话
“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 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 (弗 4:11–16)

第四步骤:向领袖表达这样的不满
清楚自己向领袖表达不满的用意–要使领袖得益处,受造就。
“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 (弗 4:29)
活动:从引言时所讨论的问题,分小组应用这四个步骤。

C) 如何帮助我们的领袖 / Ways to Help Our Leaders:  
  1. 信靠耶稣, 按真理而行 (约翰三书4)
  2. 立志保守教会的合一, 彼此相爱 (腓2:2; 彼前 4:8)
  3. 为教会领袖祷告 (林后1:10-11)
  4. 向教会领袖表示关心 (林后 7:5-7)
  5. 寻求教会领袖的意见并且接受他们的劝勉 (箴言9:8)
  6. 敬重教会领袖和他们所做的决定(帖前 5:12-13)
活动:讨论自己在哪一方面可以学习和进步。  
 
总结:    “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 神而行。不拘是犹太人,是希腊人,是 神的教会,你们都不要使他跌倒;就好像我凡事都叫众人喜欢,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众人的益处,叫他们得救。” (林前 10:31–33)


[1]  “Class 7: Discontentment Within the Church,” Capital Hill Baptist Church, accessed December 1, 2017, http://www.capitolhillbaptist.org/sermon/class-7-discontentment-within-the-church/.

(J) 认识教会:教会的治理方式和职分

3/2/2019

 
引言:既然在之前我们提起教会是一个有机体 (organism)也是一个组织 (institution),无论是有机体还是组织都需要某种的结构。长老会不相信唯有执行长老会制度的教会才算是教会。在第六课里头,我们认识到属于主的教会必须要有三个标记: (1)传扬神的话语; (2)正常执行圣礼; (3)执行教会纪律。
不过,长老会相信长老会的制度是合乎圣经的教导,为要使教会完全。基督是教会的头,耶稣选择了通过教会的领袖来带领教会。我们现在一起来认识James Witherow牧师从圣经里摘出的治理教会五大原则。  

A) 圣经治理教会的5大原则 / 5 Principles of Biblical Church Polity[1] 

1. 领袖是由会众推荐和选举出来而带领教会 / The office-bearers were chosen by the people。
  • 参徒1:15-26; 徒6:1-6
  • 这两段经文是新约圣经第一次和第二次的选举。在使徒行传一章, 这里是大约120人一起选举代替犹大的使徒。而在第六章让我们看到,在耶路撒冷的众教会如何地筛选七位执事来照顾教会的寡妇。既然这是使徒们推荐领袖的方式,这也成为会众应当推荐和选举适合的领袖来带领教会的原则。
 
2. 监督和长老的职分是相同的 / The office of bishop and elder was identical
  • 参多1:5-7; 约二书1; 彼前5:1
  • 使徒保罗写给提多的这段话很清楚地让我们看到新约的教会看待监督和长老是同一个职分。换句话说,新约圣经所提到的监督是长老的代名词。耶柔米(St. Jerome)在他的第146封书信(Letter 146)也同意这个观点—就是监督等于长老的职分。

3. 每一间教会应当有超过一位长老来一同承担 / There was a plurality of elders in each church
  • 参徒14:19-23; 20:17; 腓1:1
  • 以上的这几段经文让我们知晓新约的教会一开始的时候就是多位长老的制度,不是单一的长老制度。主要的原因是要教会的领袖们彼此守望, 彼此相顾, 同心协力来喂养主的羊群。

4. 按立是通过多于一位长老来一同执行的/ Ordination (setting apart solemnly to his office by the act of ordination) was the act of a plurality of elders
  • 参提前4:14; 徒8:1-3; 6:6; 14:23)
  • 每当新约圣经谈到按立一位领袖的时候,这个按立的过程不仅仅是借着禁食和祷告来寻求神的心意,也是借着多过一位长老的手来按立新的长老,分别为圣。
 
5. 地方教会能通过其他教会的途径来寻求帮助,教会之间有彼此守望治理的关系 / Appeal to an external assembly of elders  
  • 参徒15-16
  • 保罗和巴拿巴在安提阿与一些从耶路撒冷来的老师们辩论有关外邦人行割礼的事而产生纠纷。安提阿教会就决定让保罗和巴拿巴上耶路撒冷与其他的使徒们和众长老们开会讨论此事。耶路撒冷大会的重点在于一间地方教会能通过其他的教会的途径来解决地方教会在教义上,执行纪律上的问题。这个在耶路撒冷举行的大会以公开的方式来处理这个纠纷。大会所颁布的结论不仅仅是安提阿教会当服从的, 也是所有叙利亚和其他外邦教会当遵守的条规。这让我们明白各地方教会和其他的教会本当联合,成为彼此的守望和帮助。   
 
B) 长老会的体制 / Presbyterian Church Polity 
1. 长老会的特色
 
长老会制度有三个主要特色。第一、这是一个合乎圣经原则(biblical)的治理教会方式。借着James Witherow牧师所提出的五大原则,我们知晓主耶稣基督(教会的头)所设定的治理教会方式为要帮助信徒们成长。第二、长老会制度也是一个以代表性为主 (representational)的制度。因此,教会的领袖,无论是长老还是执事们都是由会友推荐和选举后出来带领教会。第三、长老会制度也是一个注重教会与教会之间的关系(connectional)的制度。这样的关系是建立在认同一个统一的保守信条,就是韦斯敏斯德信条和要理问答,看重彼此守望的重要性,和一同兴旺主工的三大目标上。因为如此,多数的长老会宗派一般都会设立区会和大会使到众教会在宣教,植堂等的事工上一起同工。总的来说,长老会制度是最符合圣经教导的治理教会方式。  
 
2.长老的职分和责任

长老的职分不是一个新约教会才开始的职分。这是一个从旧约摩西时代就有的职分,为要带领神的子民而设的(民11)。因为如此,到了新约时代,使徒们看待设立长老们为首要的任务(徒14:23; 多1:5)。圣经清楚地教导神喜悦多过一位长老来带领教会 (徒 20:17, 28; 腓 1:1; 提前 3:1-2)。不但如此,从保罗在提前5:17这么吩咐提摩太所服事的以弗所的教会也可以看出:
“那善于管理教会的长老,当以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劳苦传道教导人的,更当如此。” (提前 5:17)
因此以弗所教会要敬重教会里面的两种长老:(1)治理的长老/Ruling elders ; (2)教导的长老(teaching elders/多数指的是牧师)。所有的长老们必须做牧养的工作,为信徒祷告(徒 6:2-4, 20:36;雅5:14),照顾主的羊群属灵的需要,管教犯罪的会友(提前5:17),成为群羊的榜样(徒20:28)。不过,有一些长老们却被神呼召全职地来在神的话语,讲道和教导的事工上服事(提前 3:2; 5:17)。在美国笃信圣经长老会的治会手册里的第五章(Form of Church Government, Chapter 5)这么描述牧者的职分:

The office of the minister is first in the Church, both for dignity and usefulness. The person who fills the office has, in Scripture, obtained different names expressive of his various duties. As he has the oversight of the flock of Christ, he is termed bishop. As he feeds them with spiritual food, he is termed pastor. As he serves Christ in his Church, he is termed minister. As it is his duty to be grave and prudent, and an example of the flock, and to govern well in the house and kingdom of Christ, he is termed presbyter or elder. As he is sent to declare the will of God to sinners, and to beseech them to be reconciled to God through Christ, he is termed ambassador. And, as he dispenses the manifold grace of God, and the ordinances instituted by Christ, he is termed steward of the mysteries of God, and in humility he is the servant of Christ, separated unto the Gospel of God.
 
牧者/仆人(minister)的职分,在教会无论是在威严上或用处上,都居首位。承担此圣职的人,按照圣经,领受不同的称呼,来表达他的多重职责。因为他负责监管基督的羊群,他被称为监督。因为他以灵粮喂养他们,他被称为牧师。因为他在基督的教会服侍基督,他被称为牧者/仆人。因为他必须端庄谨慎,作群羊的榜样,并治理基督的家与国度,所以他被称为长老。因为他被差派去向罪人宣告神的旨意,并在基督里恳求他们与神和好,他被称为使者。因为他有神赐予的各样恩典,执行基督所设立的圣礼,他被称为神奥秘事的管家。因为他被分别出来传神的福音,且谦卑地服侍基督,他被称为基督的仆人。

 
3. 执事的职分和责任

那么执事的职分与长老们的职分有什么不同? 使徒行传第六章教导我们执事的职分主要在于教会慈惠的事工。当时教会借着选举的方式筛选了七位敬畏主的希腊信徒来照顾在教会中说希腊话的寡妇们的生活需要。这个事工背后重要的目的乃是许可使徒们专心以传道和祷告的事为念(徒6:4)。因此,对比长老的职分,执事的职分可以归纳为这两大方面:
(1)照顾贫穷有需要的人,与其他慈惠的工作,包括关怀有实际需要的人(徒6:1,约壹3:17,林后8:13-15,罗15:25,美国笃信圣经长老会的治会手册里的第七章 / Form of Church Government, Chapter 7)
(2)负起教会里内部行政,让长老(特别是教导的长老)可以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徒6:2-3);这包括财务与产业管理等行政事工。
 
4.长老和执事的不同

在之前的部分, 我们讲解了长老与执事的职分的不同。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认知能帮助教会的会友成熟地带来看待神在教会里所设立的不同职分。总的来说,长老的事奉焦点在于会友的属灵情况;而执事们的焦点在于教会和会友的实际生活需要。
如此看来,长老和执事的职分相当不同。因此教会的弟兄姐妹们必须学习按着他人的恩赐选举,例如做长老的人选必须有一个关心信徒们灵性的负担, 为人祷告的心志, 忠于教导并维护主话语的心态等。事奉的岗位不分大小,因为这一切都来自于圣灵的分配和基督所量给我们的。教会需要做的乃是帮助会友们发掘自己的恩赐。
除此以外,神也在不同的人心中给予呼召,肯定和负担。这样的呼召不仅仅是在人的心中,也必会借着外在的证据来给予服事的人肯定。这也是神往往帮助我们明白是否行在祂的旨意当中的方式, 借着在教会里面爱主的人成为彼此的鼓励和引导。

5.长老和执事的资格
​
当我们在讨论长老和执事的资格的时候, 我们必须认真地来读这三段重要的经文:
  • 长老的资格:      (1)提前3:2-7 ; (2)多1:6-9     
  • 执事的资格:      (3)提前3:8-13

[1]   James Witherow, Apostolic Church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7)

(K) 活出教会:如何看待教会纪律

3/1/2019

 
引言:我们在上周在谈教会的标志的时候,提到三个标志:(1)忠实传扬主道, (2) 常执行圣礼,(3)实施教会惩戒。当我们谈到惩戒的时候,这是一个帮助教会的弟兄姐妹们成为门徒的属灵过程。

“十一个门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稣约定的山上。他们见了耶稣就拜他,然而还有人疑惑。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1) 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2)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太28:16–20) 

我们在之前的第二课提到这个使命乃是要求教会开始门训。主自己借着太28:16-20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合乎圣经的门训。那就是(1) 给信主的人执行洗礼, (2)按着神的话语教训他们遵守。如此看来,实施教会惩戒是按着神的话语教训会友遵守主道的其中一个途径。然而,实行教会惩戒的心态和过程应当是温柔谦卑的。  

“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 (加6:1)

A) 实施教会纪律的目的 / Purpose of Church Discipline

1. 从主耶稣的教导明白实施教会纪律的目的
为什么教会实行惩戒? 因为这是主耶稣自己的吩咐, 也是门训的一个重要环节。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 「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太 18:15–18)

2. 从信条明白实施教会纪律的目的

韦斯敏斯德信仰告白第三十章: 论教会的惩戒
(三) 教会为了矫正或挽回犯罪的弟兄,阻止其他弟兄犯同样的罪,除去那足以感染全团的酵;拥护基督的尊荣和福音神圣的承认;避免上帝的震怒(如他们容忍恶誉昭彰和刚愎的犯罪来亵渎上帝的圣约,和此约的印证,此忿怒正可临到教会),必须实行惩戒。


3. 从哥林多前书5章1-6思想实施教会纪律的目的

“风闻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中也没有,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继母。 你们还是自高自大,并不哀痛,把行这事的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 我身子虽不在你们那里,心却在你们那里,好像我亲自与你们同在,已经判断了行这事的人。 就是你们聚会的时候,我的心也同在。奉我们主耶稣的名,并用我们主耶稣的权能, 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 你们这自夸是不好的。岂不知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吗?” (林前 5:1–6) [1]
  • 为要保守教会的纯洁(To Preserve)
    • 林前5:1
 
  • 为要揭发罪恶 (To Expose)
    • 林前 5:2
 
  • 为要警告犯罪的人(To Warn)
    • 林前 5:5
 
  • 为要救赎他的灵魂 (To Save)
    • 林前5:5
 
  • 为要保护教会会友(To Protect)
    • 林前5:6
 
B) 实践教会纪律的属灵原则 / Principles of Exercising Church Discipline

1.    需要执行教会惩戒的罪
  • 牵涉行为的罪(太 18:16 - “... 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
  • 严重的罪(林前5:1)
  • 不悔改的罪(太 18:17 – “若是不听他们, ...”)
    • 例如: 不小心登入犯罪的网站 对比 婚外情

2.    执行教会纪律的人
韦斯敏斯德信仰告白第三十章: 论教会的惩戒
(一) 为教会之王与元首的主耶稣已将行政权交于教会职员 (Church officers)之手,但他们与民事长官不同。
(二) 天国的钥匙既交给这些职员,因此他们有留下罪或赦免罪的权柄,本着上帝的道和惩戒,对不悔改的人,关闭天国;又按情形之所需,借宣传福音和撤除惩戒,向悔改的罪人开放天国。
  • 教会职员: 教会的牧师和长老们
    • 在上一课, 我们谈到长老们就是神安排在教会的属灵领袖(例如彼前5:1-2)。既然实行教会惩戒是一个属灵门训的一部分,因此这也成为长老们在教会里的服事。
  • 除此以外,当我们在神和会众面前立约的时候,我们所发的誓包括了要顺服并且尊重教会领袖的带领和劝勉。

3.    有效的教会纪律的先前原则
  • 牧师或长老们必须在慕道班当中教导加入教会和教会纪律的目的。
  • 会友必须认真看待顺服神所设立的教会领袖来牧养治理他们。
  • 会友必须明白并且看重圣餐礼为其中一个主要的蒙恩之道 / means of grace。 (林前10:16)
    • 韦斯敏斯德信仰告白第二十六章: 论圣徒相通
      • (1) 凡借基督的灵,又借着信与元首耶稣基督联合的众圣徒,就在基督的恩惠、受苦、死亡、复活以及荣耀上彼此有交通,又为助成里面的人与外面的人之互相益处而履行公私的义务。
      • (2) 在信仰的承认上为圣徒的,就当在敬拜的事上维持一圣洁的团契与交通,又当举行其他属灵的聚会,为求得共同的造就;又当按各人所能和所需,在物质的事上彼此帮助。这种圣徒相通,要按照上帝赐的机会达于各处一切称呼主耶稣之名的人。会友必须看重圣徒相通。

4.    教会纪律的限度
  • 教会纪律本身不能改变人的心。唯有神借着祂的话语才能使人的心意回传。
  • 教会纪律的过程也不能医治恢复人与人之间破碎的关系。
​
5.    教会纪律的过程[2]
韦斯敏斯德信仰告白第三十章: 论教会的惩戒
(四)为了更圆满地达成以上的目的,教会职员应当按着犯罪的性质和犯罪的罪状,予以劝戒,一时停止圣餐,并除教。

1. 劝戒-为要使犯罪的会友回传归向主
  • 按着马太福音18:15-18, 这个过程应当从一对一开始
    • 这是主耶稣给我们最重要的治理教会原则。 必须先和犯罪的弟兄姐妹单独谈, 劝勉他回转认错。 倘若他不愿意的话, 我们才能开始第二个步骤:就是找两三个见证人一同约谈。
   
2. 停止圣徒相同-为要使犯罪的会友回转归向主
  • “我们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曾吩咐你们说,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饭。因我们听说,在你们中间有人不按规矩而行,什么工都不做,反倒专管闲事。我们靠主耶稣基督吩咐、劝戒这样的人,要安静做工,吃自己的饭。弟兄们,你们行善不可丧志。若有人不听从我们这信上的话,要记下他,不和他交往,叫他自觉羞愧。但不要以他为仇人,要劝他如弟兄。” (帖后3:10–15)
 
3. 一时停止圣餐-为要使犯罪的会友回转归向主
  • 教会职员不应当随意停止会友领圣餐。在信条三十章的第四段告诉我们教会的惩戒必须按着犯罪的性质和罪状。换句话说,教会职员必须用智慧来分辨所犯的罪的严重性,因为圣经有明确的教导:提醒信徒们应当以爱心来遮掩许多的罪 (彼前 4:8)。
  • 时间的长短,得由教会职员来以智慧决定,因为神的话语没有直接的嘱咐。 一时停止圣餐也可以包括暂停在教会里的服事。
 
4. 除教/除名-为要使犯罪的会友回转归向主
  • “风闻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中也没有,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继母。你们还是自高自大,并不哀痛,把行这事的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 (林前 5:1–2, 5)
  • 这等严重的罪的后果就是除名,为要得着犯罪的人。 与此同时, 保守教会的清洁。  
  • “这样的人受了众人的责罚也就够了,倒不如赦免他,安慰他,免得他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所以我劝你们,要向他显出坚定不移的爱心来。为此我先前也写信给你们,要试验你们,看你们凡事顺从不顺从。你们赦免谁,我也赦免谁。我若有所赦免的,是在基督面前为你们赦免的,免得撒但趁着机会胜过我们,因我们并非不晓得他的诡计。” (林后 2:6–11) 
 
 


[1] 保罗在这里鼓励哥林多教会实行教会纪律的其中一个原因也就是盼望主自己借着这样的途径使这位犯罪执迷不悟的会友回传。See Simon J. Kistemaker and William Hendriksen, Exposition of th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vol. 18;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53–2001), 162.

[2] Jay E. Adams, Handbook of Church Discipline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74),  27-90.

    课程结构:

    (A) 介绍 
    (B) 大纲
    (C) 认识教会:教会的基本真理
    (D) 活出教会:为何要来教会?
    (E) 认识教会:教会的开始与发展  
    (F) 活出教会:为何要加入教会?
    (G) 认识教会:有关教会的圣经比喻
    (H) 认识教会:教会的特性和标记
    (I) 活出教会:如何处理对教会领袖的不满?
    (J) 认识教会:教会的治理方式和职分
    (K) 活出教会:如何看待教会纪律

主页 | 关于教会 | 讲道信息 | 早上崇拜 | 夕阳崇拜 | 兀兰布道所 | 团契生活 | 联络我们
   Copyright © Evangel Bible-Presbyterian Church.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页
  • 关于教会
    • 牧者的话
    • 教会信仰
    • 教会同工
    • 教会领袖
    • 宣信堂历史和展望
  • 讲道信息
    • 早上崇拜
    • 夕阳崇拜
    • 特别聚会 >
      • 受难节前夕礼拜
    • 讲道系列 目录
  • 属灵资源
    • 《以弗所书》课程
    • 《阿摩司书》课程
    • 《教会历史》课程
    • 《认识教会, 活出教会》课程
    • 《基督徒新生命的素质》系列
  • 教会肢体
    • 团契生活 >
      • 少年团契
      • 青年团契
      • 青壮团契
      • 家庭团契
      • 成人团契
      • 尼西团契
    • 华语诗班
    • ​夕阳崇拜 小组 >
      • 喜乐组
      • 和平组
  • 联络我们
    • 聚会详情
    • 兀兰宣道所